讀書人一個極為重要的特點,就是在人少的時候,或者自己一個人的時候,膽子很小,不敢麵對,不敢承擔,喜歡推卸責任。可是,在人多的時候,一切就不一樣了,這個時候這些個讀書人們,一個比一個膽子大,一個比一個嗓門高,仿佛不敢說狠話,不敢激烈表態,就要落人一等一樣。
更何況這也是怪段業自己心軟,看這些人一直被關在號房裏,蹲在自己那麼小的空間裏,實在太不方便了,於是乎就特地恩準這些人在考完這場後出來活動一會。當然,隻能活動一小會,而且是在軍人的監督下,免得他們再搞出諸如作弊這類幺蛾子的事情。
但壞就壞在這了,大家都在號房裏,無法串聯,沒法溝通,大部分人本來就膽子小不敢惹事,這事情根本就不會有。但現在這些讀書人紮堆了,可就麻煩了。
其實下午的考試,這些人不適應那肯定是有的,但是要是說有多嚴重,其實那肯定還沒到那個份上。文人麼,當然是懂虛實相應的道理,但是現在,幾個人苦大仇深的一控訴,大家就都來勁了!
“刺史大人這麼做不公平!”不知道是誰最先喊出這句話來的,但是很巧合的是,這句話一喊出了,現場馬上就安靜了。
喊話的人,掃視周遭一眼,然後傲然說道:“在下洛陽常遠!請各位指教。”
眾人自然是紛紛問好。禮數差不多到位了之後,這個常遠大聲道:“各位考生,我們今天既然能夠一起在這兒考試,那是緣分!那也是上天的安排!咱們這些人的關係也就不一樣了,都是同學!都算師兄弟,大家說對不對?”
常遠這個人,雖然略微胖了一些,但是其實長得倒還算英俊,因此顯得很有親和力,而且他這番話說的很得體,明顯是把大家彼此的距離拉近了,所以眾人都紛紛叫好。
“那各位聽我一言!“常遠說道,“咱們不遠千裏,萬裏,來到這兒來考試,我知道,肯定是有人考上加官進爵,有人失意無奈還鄉,這是難免的,而且既然是選拔考試,肯定有不少人可能是要失敗的,可是那也得讓咱們心服口服啊!這過去又不是沒有過考試,漢朝就搞過考試,為什麼不按照過去聖賢的辦法來?我們不敢都說是飽學之士,可是如果考詩文,考論語孟子,考老莊墨兵,我們又何懼哉?“
“那你說怎麼辦吧!“常遠的話,明顯讓大家的情緒已經激動了起來。
常遠掃視了全場一眼,然後說道:“所謂不平則鳴!遇見了不公平!我們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呐喊!各位,你們誰願意隨我一起,去見刺史大人?”
“我願意!”
“我也願意!”
“我們都願意!”
……
常遠看著洶湧的人群,和大家激動的神情,常遠笑了。
當然了,這個時候,肯定也不是所有人,都會選擇起哄。比如年紀較大,威望很高的馮滬祥,就根本不理會這些人的聒噪,他還是坐在自家位置上,冷眼旁觀這一切。
他的年紀,早就可以做大部分這裏人的父親了,他什麼沒有見過?常遠這樣的年輕人,嗬嗬嗬,馮滬祥根本不想多說什麼,也不想為了這樣的人多浪費哪怕是一點點時間。
這答題,其實他也是有意見的,但是他早就習慣了一點:什麼事情,要先考慮自己的問題。這考題,的確出乎自己的預料,不過自己也從來沒有指望能夠讓人家按照自己的心意去考。
自己也沒有當過官,但是在馮滬祥看來,這些不是問題,段業出的題目,核心是考察你有沒有搞清楚問題的關鍵和重點在哪,然後拿出可行和具體的措施去解決,要害在這兒。
錦繡文章,很多人都可以做,但是真正有內涵的東西,卻是在這裏。所以其實馮滬祥對段業是很佩服的,尤其是親眼見過之後,發現他還是這麼年輕。
而諸葛長民更是理都不理會這些人,他居然又趴在自己的位置上呼呼大睡起來。
就在大家群情激奮,想要搞出點大事來的時候,一個冷冽的聲音傳來,”你們是都想造反嗎?“
眾人循聲望去,段業穿著一身常服,怒氣衝衝的大步走來,身後跟著楚雲深以及一大堆官兵。
由不得段業不生氣,其實在晚飯之後,段業都已經開始暢想今晚的節目了,可是這個時候,小楚卻是麵帶難色的找到了自己,告訴自己這邊發生的事情,段業那是叫一個窩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