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考驗(12)(1 / 2)

隻是,大家心裏想歸想,可是既然是司馬昌明起的頭,範寧點的火,在事情還沒有徹底明朗前,大家自然是不宜表態的。

不過範寧卻沒想到,首先發言的,卻是謝安,他摸了摸胡子,緩緩說道道:“秦任商鞅,二世而亡,難道是清言致患嗎?”

這話一出,大家頓時就齊刷刷的看著謝安了,因為誰都聽得出來,這話,擺明了是要和範寧掐了!一貫是溫文爾雅,很少和人爭執的謝安,難道也改了性子了?

範寧先是一愣,繼而硬硬頂道:“謝太保身份尊貴,豈能口中雌黃,王夷甫諸人豈得無責?”

司馬昌明見宴中氣氛不協便道:“桓伊!”

桓伊躬身道:“臣在!”

“素聞卿笛子奏得好,江左第一,就為諸位愛卿吹上一曲可好?”

桓伊也略有醉意,應聲道:“遵旨!”

禦妓取過長笛,桓伊在座中吹笛,笛聲悠揚,奏得是梅花落,笛聲將人帶到那冰雪寒冬的季節,清雅高潔的梅花在朔風中迎風搖曳淩寒怒放的身姿。即便是不甚通音律的人,這個時候也輕輕用手打著拍子,一臉迷醉。

可是,當眾人還沉浸在悅耳的笛聲之中時,桓伊一弄即停,將笛子放在案幾上從容道:“臣拂箏雖然不及笛子吹得好,但足以韻合歌管,請陛下準我拂箏吟歌,再給臣配上一個吹笛子的人。”

司馬道子笑道:“叔夏倒還起了興致!”

而司馬昌明也是嗬嗬一笑。道:“好!來人!傳一個吹笛的禦妓來!”

“陛下!”桓伊奏道:“禦師與臣恐怕奏不到一起,臣有一奴客串一下就可以。”

司馬昌明一笑,“好,朕聽愛卿箏歌!傳旨,宣!”

不一會,一個十二、三歲俊俏小奴模樣的人被傳到園中,手執長笛落落大方的將笛放至唇邊吹奏,桓伊坐在箏旁右指勾過箏弦,左指一按,頓時笛聲宛轉,箏聲清揚。桓伊俯仰身軀低聲吟哦,繼而慷慨而歌,唱得是曹植的《怨詩》,“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忠信事不顯,乃有見疑患。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輔王政,二叔反流言。”

司馬昌明原本靜靜地聽,可是聽著聽著,慢慢的,他的笑容逐漸在臉上凝固,繼而眉頭皺了起來。

範寧和王雅對望一眼,卻是默不作聲,而眾人看謝安時,卻見謝安淚流滿麵,淚水將胡須、衣襟打濕。饒是謝安這麼一個喜怒不形於色、百萬敵軍臨於江而不慌,極端矯情鎮定的人竟激動不已,快步走出自己的席位,來到桓伊身側輕輕捋住他整齊的胡須,顫聲道:“使君於此不凡!”

而這個時候,天子司馬昌明,也是麵有愧色,司馬道子輕蔑的一笑,隻有王雅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奏畢,司馬昌明抹了抹眼角,道:“愛卿以曲相諫,朕知曉了,愛卿如此忠心,朕絕不會忘記的!”

“陛下,微臣豈敢!”桓伊忙下拜行禮。

“愛卿,此次北上,想來也頗多不易,如今愛卿歸來,在座的,都不是外人,愛卿不妨講講現在北方的局勢。”

“是。”桓伊應道,“陛下,各位大人,卑職此次北上,已經見過了慕容垂,現在冀州青州,還有並州的大部分已經被其占有,此地自從慕容家族南下以來,四世統治,民心已有所變,不是卑職長他人誌氣,慕容垂此人也算雄才大略,如今算是坐穩和河北江山,暫不可圖。”

“那麼叔夏,你是主張和慕容垂和談咯?”範寧馬上問道。這話裏話外的語氣,卻是極為不友好。

桓伊馬上回道,“範大人,是否和談,這些陛下和諸位大人決定的事情,桓伊過去,是奉了皇命,去探聽消息,去把自己所見所聞真實的告訴陛下,告訴各位大人,其他不敢言。”

“好了,桓伊,你說完吧。”司馬昌明緩緩說道。

“是。”桓伊繼續說道,“此次在鄴城,鄴城百姓生活尚可,並且基本對慕容垂也還算是擁護,而且當地不少漢人士紳,更為討厭氐人,卻對慕容鮮卑並不反感,而寧願保持暫時的支持。這一次河北各地發了洪水,慕容家族的應對還算不錯,因此民心歸附,卑職還親自去鄉下看過,百姓生活也都不錯,今年收成很好。”

這話說完,大家神色都很複雜,因為換句話說,這等於告訴大家在河北,慕容垂是民心所向,想要奪回失去的土地,可並不是一個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