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迷人,華燈如晝,人聲鼎沸,這些普通的百姓,在上位者看來,其實如螻蟻一般卑微,可是他們,卻依然在這片土地上頑強的生活著,從來也沒有想過放棄。
段業等人,剛剛上路的時候,就知道了裏麵的奧秘。
沒有戒嚴!
本來,夜宴就沒有道理晚上才讓你來的,可是偏偏,旨意就是讓你太陽落山後入宮,你能不尊?
而且,巨鹿王回京,涼州刺史敕封,這也都算是大事,居然不戒嚴,不清街,就隻能說明,這在苻宏看來完全沒有必要。
應該有的事情沒有,就說明有鬼了。
雖然這樣,段業卻是一點不擔心,今晚,他本來就是抓鬼去的!有句老歌唱得好,“心直腰可彎!抓鬼趁夜半!”
“讓開讓開,都讓開著點!”突然,一陣馬蹄聲伴隨著開道聲同時過來,行人們自然紛紛閃開,在長安討生活的人,基本的眼力見,其實都還算有的。
隻是他們也免不了罵罵咧咧幾句,畢竟你沒有事先清道,如今卻有鬧市馳馬,大家肯定心裏不舒服。
可是話又說回來,一般的小官敢在鬧市奔馬,早就被巡城的羽林軍給拿下了!可是平素裏鼻子比狗還靈的禁衛軍羽林軍,如今影子都看不見呢。
那很明顯,這一次,是個大人物。
段業等人入宮見君,當然是要坐車的,不過不是馬車,而是牛車。
大秦帝國有個很奇葩的規定,唯有王族才能夠使用馬車,其中,天王可以使用白馬,太子可以使用一半白馬,其他的王室成員都不能使用白馬!
而王公大臣們,卻根本就禁止使用馬車,違令者殺無赦!
別看氐人是胡人,對於禮儀雖然在意,但是別的大部分也是得過且過,可是偏偏這條,他們執行的非常嚴格,五年前曾經有一個功勞卓著的將軍逾製用了馬車,苻堅先封了爵位,賞了采邑,然後再殺了他!
苻堅的說法很明確,有功要賞,他立下了這麼大的功勞不賞讓士卒們寒心。
可是逾製也是不能不查的,不然上行下效,製度就毀了。
所以該殺要殺!之前賞的部分,也算是給他兒子一個出路。
此事過後,就再也沒有什麼人敢於違背這個製度了。不過奇怪的是,不許坐馬車,但是你官員騎馬,卻是沒有問題的。想來可能是他們是胡人,漢文化修養再好,有些細枝末節的地方,理解可能也有偏差,機械套用古代的典籍,才搞出了了這樣的決定來。
當然了,這隻是官員,平民百姓如果想試試看,那結果當然就是死。
段業當然也不敢,起碼暫時用不著,也沒有必要。這長安城牛車還是好找的。其實牛車的曆史也是非常悠久,商代的時候,牛車就開始大規模使用了,而且那個時候的牛車其實就很先進了,車為獨轅、雙輪,車廂是方形或長方形,車轅前端縛有一根叫“衡”的橫木,衡兩邊各縛有人字形軛,用以係牛。由於是獨轅,必須用雙數的牛駕車。
而且這牛車的外形,規格等等,其實都有大學問,就說這普通的牛車,大體可以分為大車和小車兩大類,大車係指用牛駕駛的車,車廂大,主要是拉物品用,到了後來,就是官府運輸所用,而那小車,並非真是小,而是指隻能坐人的車子,裏麵充其量能放一些大人物隨時攜帶的小玩意,比如寶劍,扇子這樣的玩意。一般來說,這種小車需要兩頭牛或者四頭牛拉動著快速行進。同時,牛脖子上的鈴鐺還不住的發出有節奏的響聲,有時候還有牛的叫聲,而牛走起路來,看起來慢條斯理,其實卻一點不慢,外人看起來,真的很是氣派。
當然,這種車除貴族們乘坐,還用於戰爭,所以也稱戎車。其實在春秋戰國時期,戰車數量的多少成為一個國家強弱的標誌。然而,那個年代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路況,且不說後世那種一馬平川的路,想找條不容易翻車的土路,都不是個容易的事情,誰會把寶貴的人力物力用到修路上呢?而且,車的材料和工藝也一般,車子其實安全性可靠性並不是太好。
即便是在名城大邑,當時最好的路也不過是較平整的土路,更多的路難免坑坑窪窪,車輪子都是木頭的,車輪子和地麵就是硬碰硬。於是,車跑得越快,顛簸得就越厲害,而且飛起的塵土也就越多,乘車的人不怎麼好受。還有個讓人吐血的問題,就是根據禮法,乘車者俱是君子,不能隱匿行蹤,所以車身大多是敝露的,因為要讓外麵的人看得見你。這樣一來,對乘車人的儀容有很嚴格的要求,你要在車上保持端正的姿態,不能東倒西歪沒個樣,在顛簸中還要保持乘坐的姿態,這對乘車人來說也是一種鍛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