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大殿之上,當苻堅站出來說話的時候,之前還信心滿滿的權子正,突然感到有種荒謬的感覺。
自己本來是前途無量,一切順遂的人,當時究竟是怎麼想的,居然鬼迷心竅,跟著眼前這個人走了呢?難道這個人真的有魔力嗎?
不少之前還觀望的大臣,心中也都有了定見。
這麼多年一來,他們習慣了苻堅的強勢。無數次,他們親眼看見,苻堅麵對無數的危局,最終都輕鬆地挺了過來,就好像他,是不可戰勝的一樣。
過去每一次都是這樣,這一次還會改變嗎?
苻堅掃視了眾人一眼,就笑了。
他笑的雲淡風輕,僅僅是嘴角隨便的拉起,但是這一刻,他站在那裏,就有那麼一種俾睨天下的氣勢!
這,就是風度!這,就是君王的氣場。
“段業。”苻堅背著手,走到段業跟前,“你很好。”
這句話他又說了一次,隻是聽在眾人的耳朵裏,卻是別有一番的滋味。
段業也是麵帶微笑,回道:“隻是一般般啦。”
這個回答又讓大家嚇了一跳,您這還沒篡位成功呢,怎麼就這麼囂張了呢?您真的就不知道低調是怎麼回事嗎?
”我想知道。“苻堅看了看段業,”我還是想知道一件事。“
”陛下請說。“
”我去查過呂光的奏章,你第一次跟呂光說勸他做打算的時候,那個時候,朕的軍隊剛剛攻破壽陽。“
原來當初,苻堅率領百萬大軍南下伐晉,呂光那個時候還在西域討伐西域各國,那個時候,還是參軍的段業,就率先建議呂光東歸。
在他的反複建議,慫恿下,呂光才率領十萬大軍突然東歸,並且一舉拿下了涼州。這也是段業從默默無聞,到名揚天下的一個開始。
可以說,這是段業如今能夠有這一切的基礎。在當時,如果呂光不同意,段業就還是一個最普通的參軍,不定哪一天,他可能就會消失。那樣的話,曆史可能就是另外一種走勢了。
但是這裏麵有個很大的問題,當時,大秦帝國,一統天下十有七八,晉國隻是偏安江南一隅,西線的巴蜀,襄陽,中線的壽陽,東線的山東淮泗,都已經在大秦的掌握之中,從戰略形勢來說,大秦已經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沒有人會懷疑大秦勝利的必然性。
更何況,那一次苻堅又帶了百萬大軍南下,可以說是曆史空前,苻堅明顯是為了確保穩妥,不出現任何意外,才一下子帶了那麼多人。
在那種情況下,想看衰苻堅的大軍的前景,那需要極高的勇氣。
如果說是普通人,年輕人,出於立場,出於其他原因,不看好苻堅,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段業的身份,就決定他不可能是情緒性的宣泄,他的看法,必須要有所本。想想看,如果那個時候,苻堅得勝還朝,擅自東歸的呂光等人,將要有什麼可怕的結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