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到底誰在撿誰的漏(1 / 2)

江天從小一直生活在香港,他根本不知道,在當今的這個官本位的國度裏,有很多事情並不是用錢就能辦到的。早在去年的時候,唐氏集團就召開董事會研究決定,集團以後的珠寶生意的重心將轉移到國內,京城的分部建設和第一家珠寶店將會是集團打響品牌的第一炮。

但這個決定已經出台了半年之久了,集團的高層也在京城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卻始終拿不到令大家都滿意的土地建設公司的珠寶分部大樓。

好不容易,唐嫵的父親唐氏珠寶總裁唐子江,才從郭美麗這裏搭上了賀旭東這條線。在得知賀旭東有意組建一個賭石俱樂部後,就主動和郭美麗聯係,提出唐氏可以低價提供翡翠毛料。

這才有了今天的唐嫵親自出馬,並以四年前的成本價給錦繡園運送來了這批原石,並承偌以後錦繡園的毛料都將由唐氏珠寶低價提供。那上百塊毛料要是放在緬甸翡翠大公盤上出售的話,最低也能賣出近一億的高價來。

“這批毛料有上百塊,既然來了就一起去看看吧。”賀旭東笑嗬嗬的邀請著劉宇浩眾人。

劉宇浩也想看看究竟解石的過程是個怎麼樣的的,也就點了點頭。眾人一起往毛料存放區走去。走在前麵不遠處的賀旭東忽然回過頭來說到:“劉先生,你知道我為什麼出高價買下你的那塊和田玉璜嗎?”

賀旭東居然提到了這個問題?劉宇浩饒有興致的看著賀旭東,也沒說話,等著他的下文。

從身上取下一塊玉璜,賀旭東笑了笑遞給劉宇浩,“劉先生先看看這塊和那塊有什麼區別。”

劉宇浩並沒去接那塊玉璜,疑惑的看了賀旭東一眼,再低頭看那玉璜時驚道:“和那塊居然一模一樣。這是怎麼回事?賀先生?”

賀旭東神秘的笑了笑,緩緩道來:“這塊玉璜是我爺爺送給我的十二歲生日禮物。爺爺那時在抗戰時期在陝、甘、寧邊區作戰,有一次負了傷,就在當地一個老鄉家裏養傷。這個老鄉當時也是因生活所迫,做起了盜墓的行當。在爺爺養傷的日子裏,那老鄉和我爺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後來,爺爺天天和那老鄉講抗戰的道理,那老鄉是個讀過書的人,最後在我爺爺的鼓動下和爺爺一起參了軍。最後在一次戰役中犧牲了。”

“這和那玉璜有什麼關係?”夏雨晴說道。

劉宇浩拉了拉夏雨晴的衣角,示意她不要說話。夏雨晴有些不好意思的舔了下自己的粉唇,一隻玉手捂住了嘴。夏雨晴再傻也知道自己是多嘴了。

賀旭東擺了擺手表示沒關係,眼睛望著遠方,仿佛在回憶著什麼。“那老鄉臨終前,把這塊玉璜交給我爺爺,他說,這塊玉璜其實是在一個漢代古墓裏挖出來的。當地有一個先生跟那老鄉說,自己總覺得那塊玉璜不對,哪不對又說不出來。所以那老鄉大著膽子白天去了一次,墓中的一張錦帛證實了那位先生的懷疑。那座墓裏埋葬的竟然是漢朝大司馬驃騎將軍霍去病的夫人衛三娘。老鄉臨終前最遺憾的是這玉璜原本拿出來是一對的,另一塊被鄰鄉的一個夥伴拿走。等我爺爺再想問他古墓的位子時,他就咽氣了。”

賀旭東和劉宇浩不約而同的歎息了一聲。賀旭東撫摩著手裏的玉璜若有所思道:“真沒想到,那天居然讓劉先生發現了那紫砂壺底的故事,正巧我也在場,嗬嗬。這對玉璜還真的和我有緣啊。”

玩古玉的人都知道,這古玉要是作為文物評價的話,最講究個傳承有序。華夏玉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寶貴資源,融合在道德觀念與禮儀之中,成為中華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

以美玉之質比君子之德,儒家對玉賦予了道德內涵並作出了精辟的詮釋。一塊有了出處的古玉,其經濟價值和收藏價值都不是一塊上品的新玉所能比擬的。

劉宇浩微微的有點鬱悶,苦笑著搖了搖頭,心想,“真不知我和賀旭東之間是誰撿了誰的漏兒......”

事已如此,劉宇浩也不願再多想,苦著臉笑了笑,抱起雙拳對賀旭東說道:“正所謂紅粉贈佳人,寶劍配英雄,賀先生既然能使這對玉璜再次重聚在一起,足可以說明,賀先生和這對玉璜的福緣深厚。劉宇浩在這裏恭喜賀先生了。”

賀旭東笑吟吟的看著劉宇浩,似乎想在劉宇浩的臉上找尋著什麼東西。過了半晌,賀旭東暗歎道:“我還真是小看了這個年輕人了,原本以為,我說出了這玉璜的來曆,他會有些懊悔一百萬就賣給了我的,沒想到他年紀輕輕對金錢就能如此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