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老在感歎劉宇浩是個古玩鑒賞的奇才的同時也不無羨慕的想起齊老爺子的睿智,提前了那麼多年就發現了劉宇浩的過人之處,並搶在別人之前破例收做學生,現在就算自己想搶也搶不過來了。
“宇浩,你對清三代瓷器的了解有多少?”褚老笑眯眯的看著劉宇浩問道。
“所謂的清三代指康熙、雍正、乾隆。也就是常說的康乾盛世,陶瓷工藝達到曆史最高峰,匠師們發揮智慧,精工巧製,使瓷器具有了極高的藝術價值。所以,清三代的許多瓷器精品在擁有曆史價值的同時,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劉宇浩尷尬一笑,他也不知道究竟自己說的對不對,反正他是按照自己心中對那一特殊曆史時期的理解描繪了自己心中的真實想法。
“那麼宋瓷呢?雖然齊老不是主要研究的瓷器,可我記得他老人家出版過一本《瓷器精要》你作為他老人家的得意門生也應該熟通這些吧。”
從褚老的言語中可以發現他對齊老爺子的尊崇程度,一直以來褚老都是稱呼齊老的敬稱的,沒有像榮老那樣直呼齊老頭,這讓劉宇浩心生感動。
“老師說過一些很經典的話。”
劉宇浩笑了笑,恍惚此時又回到了和齊老爺子日夜相伴接受老師淳淳教誨的年代,那時老師舉了個例子讓劉宇浩很輕鬆的就區分開清三代瓷器和高古瓷之間最大的差別。
老師說:“清三代產生的大量精美瓷器固然是傳世精品,可瓷器本身被注入了大量的草原元素,是滿族人回憶美好過去的經典之作,但高古瓷則全然不同,特別是宋瓷,其古樸醇厚的神韻才真正承載著華夏五千年的文明精髓。”
“其古樸醇厚的神韻才真正承載著華夏五千年的文明精髓......”
褚老反複默默念叨著齊老爺子的話,禁不住覺得蕩氣回腸,是啊,隻有到了齊老這種境地才能真正體會到這些精妙之處,這是歲月賦予人的寶貴經驗。
的確,清三代瓷器有許多草原文化的痕跡,鋪天蓋地的紋飾正像草原上萬紫千紅的花草一樣,這種美學表現,實際上已經偏離了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那就是含蓄典雅,平和深邃。
國人往往隻限於從工藝角度縱向比較瓷器的優劣,如元青花、成化鬥彩、清代琺琅彩,這些都是陶瓷工藝發展史上的創新,因而受到尊寵;外國人則喜歡從全球範圍的視角去考察,喜歡縱橫結合。
比如,對於清瓷來說,中國人會說它的工藝水平達到了曆代瓷器的頂峰,而外國人會覺得在工業革命都已經發生時,這些手工玩意兒已不算什麼了。
相比之下,外國人相當佩服宋瓷。
在一千年前,全世界大部分國家還沒解決陶器到瓷器的轉變,也就是無法改良原料,以及無法提高燒結溫度。但中國早在兩晉時就解決了這兩個問題,在宋代時已經能夠做出成熟的瓷器,這是當時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比肩的。
比利時收藏家馬克就評價說:“宋代是中國藝術發展的輝煌期,無論是書畫還是瓷器,都出現了許多驚世之作”。
馬克還曾用西方藝術理論分析了宋瓷:“它的器形美在線條上,吸收了中國繪畫的精髓,有對稱的美感;表現手法簡潔,隻用釉色說話,而少有紋飾,跟西方極簡主義的手法有相似點。”
“褚老,您需要的數據全部出來了。”
科研所的技術員恭謹的把碳十四的結果放到褚老的桌子上,並不問褚老究竟需要這些做什麼就轉身離開了,作為一名專業人員,劉宇浩非常佩服這樣的精神,暗暗點頭稱讚。
“這真的是無價之寶啊宇浩,你自己看看這些結果吧。”
褚老看完技術員送來的碳十四報告激動的說話的聲音都開始顫抖,如果不是有劉宇浩一直在身邊攙扶,都不知道褚老還能不能站的穩。
盡管劉宇浩早就通過自己的八錦異能之術知道了結果,但知道歸知道,親眼看到形成文字的結論又是一種感覺,劉宇浩的心也跟著褚老開始澎湃。
“宇浩,你一定要記住,千萬要好好保護國寶,如果有困難就及時提出,咱們博物館能做出幫助的肯定會傾全力幫你。”
褚老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但劉宇浩明白他的意思,褚老本意是想說,不管你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要出售國寶。
劉宇浩也不道破,更不像一般的人那樣信誓旦旦的做出什麼保證,而是帶著淡淡的笑輕撫褚老的後背,安慰這褚老的情緒,同時展開異能注入微量的月光之源在褚老體內,畢竟是上了年齡的老人,過度激動是很傷身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