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私人展會【三】(1 / 2)

其實,熊老也用不著羞愧!

收藏名人書畫,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在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間捉迷藏,如何霧裏看花,而想真正“不打眼”,避開一個個“坑爹”的雷區,對於收藏者來說,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古老以前也曾經收藏過一段時間的書畫作品,可後來幹脆直接放棄了,倒不是古老沒有那個修養,而是實在把握不到那種“真與贗”之間的度。

像弘一法師的書法,贗品就比較多。他的字多抄寫佛教的金剛經,或幹脆就是一個佛字,在古老看來,弘一法師的字軟軟的,其實他的字柔中帶剛,不藏鋒不露尾,很圓潤。

看不清就放棄,大概也就隻有古老這類人才有這些率直的豪氣。

“宇浩,這個就是你上次說的那件宣德年間的宣德爐?”

賀老爺子對古董比對玉石上心多了,經過仔細的辨認後還是不敢確定,索性就把劉宇浩找來確認。

劉宇浩笑了笑,示意秦為先把玻璃罩打開,說道:“老爺子,這宣德爐可是難得一見,要不您上手瞧瞧?”

賀老爺子點點頭,戴上讓秦為先幫自己拿過來的手套後才掂起水晶底座上的宣德爐。

雖然隻是一個小小的舉動,可劉宇浩在旁邊看的卻連連點頭暗讚。

他之所以沒有給老爺子手套是怕賀老訓斥自己小氣,但現在看來自己做錯了,賀老爺子對古文明傳承的尊重絲毫都不比狂熱的收藏愛好者差。

宣德銅香爐的造型古樸莊重,做工精致,亦是繼商周青銅器之後我國鑄造工藝中的極端。宣德爐采用當時先進的失蠟法鑄成,經過打磨後找不出拚模和鑄口的痕跡。劉宇浩並沒有解釋,而是靜靜站在一旁等待。

賀老爺子拿過爐以後發現,手中的爐沒有飾耳,而爐身素光不作紋飾,使之盡現宣德爐美麗古樸的銅色和莊重的造型,隱約中還能看到爐外部以前應該是敲上過些小塊金箔的,爐壁厚重,手感有一種沉甸甸的感覺。

“你怎麼肯定這一定就是宣德年間的宣德爐?”

琢磨了半晌,賀老爺子才輕輕放下手裏的宣德爐,笑眯眯的問道。

宣德年間鑄造各式香爐隻有3000座,後經戰亂大批又被銷毀,流傳至今的宣德爐真品已非常罕見,因此,如今明代宣德爐已成為藏家可遇不可求的寶貝。

老爺子之所以有這麼一問也是因為目前在各大拍賣行成交的宣德爐,多是明中期以後的仿品,而且優質仿品成交的價格也很驚人,他很難想象劉宇浩怎麼就有那麼好的運氣,得到了別人做夢都想得到的物件。

劉宇浩笑笑,拿出隨身攜帶的強光手電打在爐內壁上,頓時,爐壁透出耀眼奇異的光澤,不斷變換著光點,那奇異光澤也跟著變幻無常,煞是賞心悅目。

“老爺子,宣德爐之所以成為傳世之寶,不僅製作精良,而且用料名貴。宣德爐製作所用原料多,除銅之外,還有金、銀等33種貴重材料加入,所以爐質特別細膩,呈暗紫色或黑褐色。”劉宇浩笑道。

賀老爺子微笑著點點頭,道:“還有呢?”

劉宇浩一笑,道:“一般爐料隻經過4煉,而宣德爐卻要經過12煉,因此爐質更加純細,如嬰兒肌膚。剛才您看到爐壁內閃爍金光就是因為這隻宣德爐進行鎏金或嵌金工藝,肉眼看上去金光閃閃,可燈光一打上去就又不一樣了。”

“畫家項元汴曾說的宣爐之妙,在寶色內涵珠光,外現澹澹穆穆,就是解釋剛才那種現象。”

齊老爺子不知道是什麼時候過來的,劉宇浩剛說完,他就補充了一句。

賀老爺子低頭又看了眼那宣德爐暗暗點頭,其器寶光內蘊,包漿豐厚,爐身精雕細琢,線條優美流暢,用國之重器來形容也絲毫不為過。

“臭小子,有時間帶爺爺也去潘家園撿次漏,我還沒享受過那種爽快呢。”

賀老爺子嗬嗬笑道。

“就憑你也配?”

齊老倒是一點麵子都不給賀老爺子留,癟癟嘴不屑的冷哼一聲又背手離開了。

不管什麼時候,賀老是永遠不會和齊老爺子爭辯的。

劉宇浩雖看著好笑,但心裏也很清楚,這也就是限於兩位老人之間,換做別人,哪有膽子敢和賀老爺子這種開國元勳的主吹胡子瞪眼?

收藏愛好者聚在一起的最大樂趣就是談論自己親身經曆的撿漏故事,或者講一些津津樂道的圈內人物。

玻璃罩裏的羅漢錢讓王師傅想起了自己的一個老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