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認為,一切“有為”之美,必然是以損害人的本性為代價的。真正的美,不在聲色,隻是自然本身。這樣的美,就是“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也這就是說,最美的音樂,是“此時無聲勝有聲”;最美的形象,是“菩提無樹掛禪音”,隻有“大象無形”才能“氣象萬千”。
而天藍釉鵝頸瓶釉質溫潤如玉,觸感如絹如綢,這種獨特的胎麵特質之美將《道德經》結束語:“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詮釋的淋漓盡致。
閆老疑惑的看了看劉宇浩,又看了看玻璃罩下的天藍釉鵝頸瓶,道:“你是在拍賣會上就已經認定了這瓶兒是汝官窯嗎?”
本來已經有了褚老的論證閆老應該不會再有懷疑,可汝官窯天藍釉鵝頸瓶的出現可以說是關係到國內對汝窯研究的一次劃時代的重要依據,閆老不得不慎重對待。
劉宇浩笑笑,他何嚐不知道閆老心裏在想什麼,“閆老,我當時也隻是懷疑,而且拍賣現場也容不得我做仔細判斷,現在想想還後怕呢。”
盡管劉宇浩能用異能鑒別老器物的真偽,可在閆老這樣的專家麵前他難免有些心虛,所以隻撿了些模棱兩可的話說。
“是什麼時候發生的事?當時的成交價是多少?”
閆老顧不得自己的專家身份,繼續追問。
劉宇浩笑道:“兩年多前,那時我剛到省博物館報到,鵝頸瓶最後是以一千萬成交的。”
“一千萬成交!”
閆老倒吸了一口冷氣,再看劉宇浩時,目光更是連連閃爍充滿怪異。
在多倫多期間,閆老已經對劉宇浩的整個經曆有了一個詳細的了解,兩年前劉宇浩就敢拿一千萬出來拍下一件自己都不敢確定的瓷器,這小夥子心理素質該有多強悍?
閆老簡直不敢再往下想了,換作是他本人也未必有這麼大的魄力。
“天下名瓷,汝窯為魁。”
在北宋五大名窯“汝、鈞、官、哥、定”中,汝窯位居魁首。玻璃罩中天藍釉鵝頸瓶那似玉非玉而勝似玉的品相引來眾人連連稱奇。
“宇浩,你知不知道故宮博物院裏的汝官窯?”
閆老看了劉宇浩許久之後才輕輕說了一句,語氣中頗有無奈之感。
劉宇浩神情嚴肅的點點頭,道:“我聽說過,好像博物院裏那四件汝官窯都是殘片拚湊而成。”
閆老身子頓了頓,最終還是點了點頭,勉強算是承認了劉宇浩的說法。
與其說那是一個秘密倒不如解釋為國內古文物專家們心中最大的遺憾,堂堂華夏五千年文明史出現過多少絕世無雙的寶器,可惜到了現代竟然全不複存在,汝官窯器物更是連一隻整件都沒有。
從感情上說,閆老是不願承認的,可這是事實,容不得他不正麵接受。
當然除了故宮博物院現存的四件殘器外,其餘流落在外的汝官窯據說還有十七件之多,各大知名拍賣公司的秋拍也能曇花一現。
可那些畢竟隻能是“疑似汝官窯器物”,並沒有經過任何論證做不得數。如果說劉宇浩的這件天藍釉鵝頸瓶的確是真品的話,那絕對是一個把人震撼到不行的消息。
“宇浩,把玻璃罩打開往閆老上手幫你再鑒定一下。”
齊老一直站在身後,直到這時才輕輕說了一句。
經過異能甄別的物件還能有假?、
劉宇浩打心眼裏是不願意的,可老師都已經開口了,他又不敢忤逆,隻得交代秦為先打開保險控製開關。
閆老親自出馬,立刻有不少人圍了上來。
不為別的,哪怕是見識一下老專家手中的“活”,也是一種漲見識的經曆,今後跟人吹噓起來也算有了資本不是!
閆老感激的衝齊老爺子點點頭,深吸一口氣讓自己鎮定下來,可手接觸到那天藍釉鵝頸瓶的時候還是忍不住顫栗了一陣,看的劉宇浩心裏發虛。
我了個去的!
可別一不小心失了手呀!
劉宇浩抹了把額頭上的冷汗,趕緊示意秦為先,在閆老的身邊鋪上一層厚厚的絨毯用作以防萬一之備。
“好一個汁中棕眼!”
足足過了十幾分鍾閆老才放下手中的天藍釉鵝頸瓶和高倍放大鏡,由衷的讚歎了一番。
劉宇浩眉角一挑,雖然沒有說話,可心中卻早已是暗暗點頭。
盛名之下無虛士這句話果然不假!
知道汝瓷汁中棕眼這個特征的人不少,可真正能看出來的人卻隻有寥寥幾位,甚至有很多所謂的古玩專家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