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摸金符(1 / 2)

在藤軼的心裏,劉宇浩就是兄,而他自己則是弟,兩人之間兄弟之情血濃於水,根本不分彼此,即便是打斷了骨頭還連著筋呢。

所以,藤軼從來都覺得自己哥哥有幾個老婆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

更何況藤軼看的很清楚,和京城裏的那些隻知道鬥雞遛狗、吃喝玩樂、養女人的紈絝不同,劉哥的“老婆們”向來都是心甘情願,甚至是上趕著倒貼自己大哥,多幾個便多幾個罷了,其實真的無所謂。

天下英雄舍劉哥其誰?

“劉哥,發什麼愣呢?”

藤軼抓起浴巾隨意在身上一裹就“蹬蹬”從下麵跑了上來,黝黑健美的肌膚上還滴答滴答往下落著水珠,太陽一曬,線條格外分明,有棱有角。

劉宇浩沒理藤軼,仍低著頭看手中的物件。

藤軼也不在意,嗬嗬一笑,滿是愜意的躺在劉宇浩身邊的太陽椅上眯縫著眼睛,說道:“我說劉哥,要不咱還是早點回家吧,瞧你這幾天在這待的鬱悶勁,我心裏都替你著急上火。”

劉宇浩依然沒吱聲,可人卻猛地從甲板上站了起來,快步走到遊艇前弦張目遠眺。

藤軼微微一愣,臉色在瞬間變了數變,直覺告訴他,劉哥肯定是有了什麼發現,如若不然斷不會因為大嫂、三嫂之間那點小事想這麼長的時間。

沒錯,藤軼的直覺一點也沒錯,劉宇浩的確是有了新發現!

剛才被藤軼丟上來的物件不是一件俗物,開始的時候因為物件表麵被黏糊糊的海洋微生物附著劉宇浩並沒注意,可仔細看了一下後,他當場就呆住了。

那物件竟然是傳說中的“摸金符”!

所謂“摸金符”,據說用穿山甲最鋒利的爪子,先浸溝在巂臘中七七四十九日,還要埋在龍樓百米深的地下,借取地脈靈氣八百天,才能真正製成。

而經過劉宇浩用浴巾的擦拭,那摸金符已經顯現出來以前的模樣,摸金符大概一寸多長,盡管穿山甲爪子經過歲月的侵蝕和海水的浸泡,可色澤依然烏黑甑亮。

劉宇浩用手使勁捏了一下,感覺爪子外表堅硬無比,低眼仔細端詳過去,那摸金符的符身攜刻有正宗的“摸金”兩個古篆字,乃貨真價實的千年老物件。

“摸金符”係古時盜墓者所用的避邪之物。相傳摸金符是盜墳一族莫金派摸金校尉的身份證。

自古職業盜墓者,按行事手段不同,分為四個派係,發丘、摸金、搬山、卸嶺,“卸嶺力士”

與“摸金校尉”有很大的不同,從稱謂上便可以看出來,“卸嶺”采取的是喇叭式盜墓,是一種主要利用外力破壞的手段,而“摸金”則更注重技術環節。

每個派係都有各派的專屬辟邪之物,而摸金派則是摸金符,發丘的則是發丘印,搬山的巧用各種生活物品作為工具,進行倒鬥,而卸嶺派則是一大幫人去挖墓,對墓裏的明器損傷較大。

“摸金”是倒鬥中最注重技術性的一個流派,而且淵源最久,很多行內通用的唇典套口,多半都是從摸金校尉的口中流傳開來的。

舉個例子,現今盜墓者,都說自己是“倒鬥”的手藝人,但是為什麼管盜墓叫做“倒鬥”?恐怕很多人都說不上來,這個詞最早就是來源於摸金校尉對盜墓的一種生動描繪。

古代的大墓,除了修在山腹中的,多半上麵都有封土堆,以秦陵為例,封土堆的形狀就恰似一個量米用的鬥,反過來扣在地上,明器地宮都在鬥中,取出明器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鬥翻過開拿開,所以叫倒鬥。

據劉宇浩所知,摸金校尉是曹操設置的一種職員,他們是專業的盜墓人員,把金銀財寶從古墓中盜出來,擴充軍餉。

而摸金校尉盜墓是有很多規矩的,他們隻盜“大鬥”,所謂的“大鬥”是指達官貴人乃至皇親國戚,帝王將相的墓。

每次盜墓隻拿走一到兩件明器。目的是為給以後的同行留一些吃飯的家夥。而明器是指陪葬的值錢物品。

摸金校尉在每次進入墓室後都要在東南角點一隻蠟燭,然後才會打開棺槨開始摸金,在摸金時如果蠟燭熄滅就叫做“鬼吹燈”。

這時,摸金校尉要把所拿的東西原封不動得放回去,然後原路離開。

如果摸完金蠟燭沒有滅,摸到的東西就可以拿走摸金校尉每人都會帶一個“摸金符”。摸金符是用穿山甲最尖利的爪子為原料,然後還要經過很多特定的工藝才能完成。

可如此神秘的大開門物件又怎麼會落在離華夏故土千裏之外的茫茫大海中呢?劉宇浩的眉頭緊緊蹙了起來,眼睛也極力的向遠處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