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失業(1 / 2)

“抱歉,你的專業與我們招聘的職業不符”

“好,那麻煩你了,謝謝”

天晴,臨近夜晚的陽光透著隱隱的紅彩,車水馬龍的大街上,各色各類的人為著生活忙碌奔波,那一張張繃緊僵硬的臉,陌生且熟悉。

陳帆,某二線本科院校畢業一年學生,某街道天橋,行為發呆。

一陣劇烈的鈴聲後。

陳帆漸漸從發呆中醒來,摸索著身上懸掛著那個地攤上買來的人造革山寨背包,翻出手機一看,是母親的電話,心中歎息,嘴巴苦澀,打起精神,按下接聽鍵。

“喂,媽,吃飯沒啊,身體還好不?”

“好,我剛吃完飯,你吃飯了沒?工作還順利嗎?”

這時陳帆肚子猛然的“咕”的一聲響,嘴角苦澀。

“吃了,剛跟同事在外麵聚餐,很豐盛的菜,工作還好,但是還沒有加薪。”

“額,那你多保重身體啊!天氣轉涼了,工資你省點花,以後還要買房子娶老婆,知道嗎?”

“嗯,知道了,媽我先掛了,有空再聊,現在有點事要去處理。”

“嗯,多注意身體”

收起手機,陳帆掏出香煙,點上了一根,猛地吸了一大口,略微顯舊的襯衣休閑褲,胡渣點點,朦朧的夕陽餘光映射在他身上,隱隱透著一絲絲的落寞和孤獨。

畢業後,陳帆沒能在大學生人潮中搶的一份如意的工作,由於手上沒有多餘的錢,找尋月餘工作後,無奈本著騎驢找馬的念想,降低標準,進了一家機械廠,做了一名繪圖員,當初麵試時候說的倒挺好的,包吃包住,工資給了2200底薪,一天八小時,加班還有加班費,工作也不累,每天就是坐在電腦前,繪下零件圖紙,偶爾出出差,身上掛著個工程師的頭銜,還挺好聽的。

陳帆不加考慮,就同意去工作,去到一看,就一小廠,加上公司那些負責銷售的人,總共不到三百人,小歸小,沒發展歸沒發展,總算也是在大都市穩定了下來,能吃飽一口飯了,陳帆剛開始工作很順利,同事都挺好說話的,領導脾氣也還不錯,加上他本人也不是鬧事的主,安安分分的工作,基本沒出啥錯,做了幾個月,手頭上有了點存款,小日子也過得滋潤起來。

好景不長,半年過後,廠裏進行改革,辦公室裏的文工也要下去車間學習機器製作工序,說是為了讓員工更好的了解自己廠製造的機器,實際上就是市場已成熟,暫時不需要製造新機器,為了更好的壓榨員工的勞動力,主管以下的員工全部都要投身車間,說的好像是知青下鄉一般,實際上就是做普工。

這下好了,八小時上班沒了,相對優越點的工作環境也沒了,幸好陳帆本身也是個高大個的人,堅持下勉強也能幹的來,陳帆就想,那熬唄,會有出頭的,工作雖然苦了,陳帆倒也覺得蠻有趣,以前自己對廠裏的機器隻停留在表麵,現在整台機器就跟剖開一般,小到每一顆螺絲都是自己親手裝上去的,挺有成就感。

直到有一日,廠裏因為訂單量少的原因,很多員工都猜想廠裏麵可能會裁員,因為好多人都沒事做,工資發不出,廠裏效益不好,員工也怨聲載道。

這時,剛好有一台機器出現了事故,不是特別大的故障,隻是腳盤沒上緊,但這下卻剛好撞上槍口,這一批型號的機器是陳帆還有一個同部門下派的同事兩人共同負責,當然情況不是所想的這樣,剛好製造那台機器的時候陳帆已請假回家,是由別人過來頂班製造,每一台機器都有一張工序表,製造工序、時間嚴格來說必須有負責人簽名。

員工普遍很懶惰,工序完成基本不會在表格上簽名,陳帆也不例外。

一台大型機器,從零件裝配,檢測,再到出廠,這其中大概有一個月左右時間。

陳帆請假回來後,按照工序繼續往下製造,沒有發現問題,待到檢測時候,問題出現,在這特殊時期,卻成為了廠裏的焦點,表格無人簽名,無法對證,與自己配合工作的那同事本就本就如泥菩薩過江,自然沒有心思為陳帆脫罪,不巧的是,那頂班的同事剛好有事請假回家,無法對證,有口難言,隻好自己把這個黑鍋給背下。

陳帆兩人被叫到辦公室,給廠長訓了半天,陳帆心裏特不是滋味,這黑鍋背的,確實是委屈,領導說話那是一點情麵都不留,從工廠規章製度,再講到人生大道理,後來聽著聽著,總算是明白了,就是想找點事裁員,整合閑餘勞動力,使勞動力最大化,大體如此,先是說因為事故,車間主管說不敢再要我們倆在他負責下的車間幹活,叫我們回到原來工地地方等候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