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人際交往的最高境界是“互利”——在朋友和利益之間找一個黃金平衡點 把誠信作為你的人生資本,厚道一些不吃虧
小陳抱怨一家飯店賣給自己的啤酒不夠分量,於是叫來店主,問道:“老板,請問你一個月能賣幾桶啤酒?”
店主回答:“15桶,陳先生。”
小陳又問:“那麼,你希望能賣到20桶嗎?”
“當然了!”
“那我就告訴你怎麼辦。”
小陳生氣地說:“就是把分量給足!”
這看似像是一則笑話,實則蘊含著最基本的誠信之道。誠實厚道、不缺斤短兩、嚴格履行責任,是一個誠信的生意人應當做到的。隻有做事誠實守信,才能言而有信,也才能心裏坦蕩,光明正大做人。商海沉浮,隻有將誠信作為你的人生資本,你才能贏得顧客的信賴,也才能在競爭中成功獲取財富。
俗話說:誠信是金,黃金有價,而誠信無價。可見,誠信比黃金更貴重,誠信作為一種高尚的品格,不僅能為人們帶來財富,更能廣結善緣,擴展人脈。在為人處事中,若能恪守誠信,你就能贏得別人的信任,從而擁有知心朋友。雖然“誠信”這兩個字看起來簡單,但是在現實生活中,言而無信、欺騙隱瞞的事太多了。很多人的心都已經被利益所填滿、被爾虞我詐所汙染了。其結果就是,人與人之間不再相互信任,而是帶著猜疑的目光去審視一切,到最後誰也不可能成功。
誠信就像是房上的屋梁一樣,屋梁要是斷了,整個房子就麵臨著倒塌的危險。在這個經濟發達的社會,誠信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金錢丟了可以失而複得,而誠信一旦丟失,就再難找回來。孔子說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意思是做人卻不講信用,怎麼可以呢?可見從古到今,誠實守信一直都是做人的根本。
一個誠信厚道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都會得到別人的信任和認可,也會得到更多的發展機會。那些在事業上獲得成功的人,無一不是擁有良好的信用。對於生意人來說,誠信更像是一麵活招牌,是在商場上立足的根基,也是賺大錢的最好保證。雖然很多人為了利益而忽視了誠信的重要性,隻想著如何能快速地賺到錢,其他一切都先靠邊站。但是在慘痛的失敗經曆後,這些人會意識到誠信、厚道對於事業成功的意義。
小張在國外讀書,利用暑假時間在一家著名的餐飲企業做兼職洗盤子。該餐飲企業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餐廳的盤子必須用水清洗6遍以上。因為薪水是按件數來計算的,所以小陳為了提高效率,每次都少洗一遍,反正洗後看起來都差不多,而且能多掙一些工錢。
這樣一來,小陳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和他一起洗盤子的外國學生就向他請教技巧,小陳得意地說:“哪有什麼技巧,少洗一遍就可以了,洗6遍的盤子和洗5遍的盤子又沒什麼區別。”外國學生聽了以後,漸漸與他疏遠了。
在一次衛生調查中,老板用試紙抽查出了少洗一遍的盤子,於是找到小陳,問他為什麼這麼做,小陳不服氣地回答:“洗5遍一樣很幹淨,何必非得洗6遍不可!”老板麵無表情地說:“也許別人看不出來,但是你自己心裏不清楚嗎?你間接欺騙了顧客對你的信任,也踐踏了自己的誠信,你是一個不誠實的人,你可以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