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胡亞平的為人處世原則,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可鄔大光提出來的要求他卻無法拒絕,湖大廣場的項目一天沒有完工,他就有用得著鄔大光的地方,為了能調動鄔大光對這個項目的積極性,他也隻能違背自己的做人原則,做出一些違心的舉動來。
就在不久前,省人大的一個副主任因為在底下當正職期間某個項目的事情沒有處理好,已經悠閑的當了兩年多的人大副主任,卻還是被牽連的進了紀委,胡亞平不想自己也步這位倒黴的人大副主任的後塵,因此必須要做到把所有的漏洞都填補好才行。
市裏要進行幹部調整的消息,陳大龍也是知曉的,隻不過他並沒有往心裏去,浦和區的局勢,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門路,誰提拔上去對他來說都沒什麼打緊,隻要浦和區的幾個常委中排兵布陣妥當就行了。
一天,陳大龍從市裏回來後,就讓人悄悄的通知王大魁,到自己的辦公室來一趟。
王大魁一進門,陳大龍就把自己在市委書記劉國安麵前幫他爭取和賈成貴一塊考察的消息說了一遍。
根據程浩文的調查,這個王大魁是個可以利用之人,畢竟他和鄔大光的關係不是一般,如果幫助爭取過來,那麼鄔大光的很多事情就是一目了然。
有了程浩文的彙報,陳大龍就把王大魁叫了過來。
陳大龍說,王大魁,既然劉書記的話裏也有偏向提拔賈成貴的意思,我估摸著賈成貴背後是下了功夫的,我能幫你的,也就到這一步了,至於底下的考察程序,就要看你自己的本事了。
王大魁聽了這話,心裏不由陣陣竊喜,原本他是沒有機會上場比賽的運動員,隻能站在賽場外圍幹著急,現在總算是有了資格進賽場,這樣的機會來之不易,他必須緊緊的抓住這次的契機,才能對得起陳書記對自己的照顧,對得起自己好不容易下定決定的背叛。
王大魁衝著陳大龍保證說,陳書記,您放心,別的我不敢說,可要說對付賈成貴,這點小事我還是沒問題的。
陳大龍不置可否的從嘴裏“嗯”了一聲。
對於王大魁這個人,陳大龍的心裏拎的很清,既然他能背叛舊主子鄔大光,就有可能背叛自己,這種人心裏最看重的永遠是自身利益,典型是養不熟的狼狗,真要是感覺餓了,回頭說不定還得咬主人一口,對於這種下屬,利用一次對付鄔大光倒也還行,要說真心收納為自己人,顯然是不合適的,大家都是在利用。
很快,市委組織部的考察組到浦和區來對王大魁和賈成貴進行考察。
鄔大光聽說這次被考察的名單中有王大魁的時候,心裏倒是稍微愣怔了一下,在他的印象中,王大魁應該是沒什麼背景的下屬,也不知道此人這次居然走了什麼樣的運氣,居然也弄到了被考察的機會。
鄔大光說到底還是比較善良的,他對於王大魁的考察和賈成貴的考察態度都是比較歡迎的,在他心裏,兩人都是自己人,誰上了都一樣,隻要區委常委中多了一個自己人就算是目的達到了。
賈成貴和王大魁的感覺肯定跟鄔大光是完全不同的,推薦提拔的事情,就像是過獨木橋,誰這次考察通過了,意味著這次先過去,可別人就隻能等下一次機會了,這樣的大規模調整幹部機會,幾年才這麼一回,兩人誰都不想放棄難得的機會。
賈成貴自認為自己的優勢還是比較多的,不管是從工作能力,群眾基礎,還是從背景來說,自己都比王大魁有優勢,甚至在賈成貴的心裏會有種想法,認為領導把王大魁列入被考察的名單,實際上就是一種陪襯,為了一種表麵的公平罷了。
令賈成貴沒想到的是,他老老實實的在等待考察結果的時候,王大魁已經開始行動了。
都是自己人,想要找到不利於對方的證據實在是易如反掌的小事,當晚的考察過程剛結束,王大魁就帶著一遝資料去了市紀委舉報。
舉報的關鍵是賈成貴在浦和區當教育局局長期間,把承包建設教育局新辦公大樓的項目暗箱操作給了宏遠公司趙浩霞的來做,這種違規操作事件證明人不少,另外,趙浩霞給了賈成貴多少抽成,這都是明賬。
市委組織部那邊正在整理賈成貴這次考察情況的材料,市委這邊卻在整理即將對賈成貴進行調查的工作,王大魁則悶聲不響的躲在一邊,等著看賈成貴的好戲。
記得有句話形容中國人,說一個中國人是條龍,十個中國人是條蟲。
團隊精神在中國人的心目中,直到現在為止,並沒有太大的起色,往往壞事的都是自己人,都是圈內人,抗日戰爭時期,要是能少幾個漢奸和叛變者,或許諸多曆史故事會改演,這就是人性的一種慣常,中國人從一出生開始,父母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