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八章 誰狠(三)(1 / 3)

方部長此話雖然是有感而發,可他居然用新來的賈部長來打比方,顯然是犯了一個相當明顯的錯誤,畢竟賈部長的後台靠山是省委組織部的孫部長,那可是很大的老板,萬一這話要是傳到對方耳中,那還了得?

官場上誰都不能靠得住,有些人為了自己的利益,這邊聽過話,轉眼就去告發的事例太多了。說白了,官場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有些人是沒有什麼底線可談。

這也是現在官場講究圈子的重要原因,說白了,不是自己的人,不能重用。不是自己人,不是利益共同體,就會出賣自己。因此,從古自己做官的也很恨那些賣主求榮或者說德行不好的人,典型的就是曹操。

曹操愛惜、招納人才那是很真誠的,但是遵循一定的原則,那就是道德和人品必須要過關,必須對自己的國家或主公忠心不二。所以,當武藝最高、異常驍勇的呂布曹操被伏後表示願意歸降,並向曹操陳述了“明公所慮,不過於布,布今已服矣。公為大將,布副之,天下不難定也”的利害關係後,求賢若渴的曹操沒有立即表態,而是問站在一邊的劉備“如何”?

這說明曹操對呂布這樣一個武藝超群的猛將是喜愛的,甚至想象到一旦擁有呂布便會使自己如虎添翼,在內心裏是準備接受的。但是在劉備不懷好意、煽風點火般的提醒下,曹操回想到呂布曾經為財而一刀砍下了義父丁原的頭顱,為色而一戟刺穿了義父董卓的咽喉,認識到呂布確實是一個反複無常、賣主求榮的豺狼蛇蠍般小人的時候,曹操的思想發生了動搖。盡管呂布身懷劉、關、張三人聯手都打不贏他的絕世武功,本來就疑心很重的曹操也斷然不敢留在身邊,以免除引狼入室、養虎為患的憂慮。於是,曹操果斷的下令把呂布“先縊死,然後梟首”,這也可以看的出曹操對於如何處置像呂布這樣一個品質惡劣、賣主求榮的卑鄙小人,在內心上是狠毒的,在手段上是殘忍的。

曹操在任人唯賢的用人機製方麵研究的很透徹,落實的很到位,什麼人該用什麼人不該用,什麼人能重用什麼人不能重用,他自己心裏有杆秤。盡管“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曹操對他的忠心表示認可,仍然奉為座上賓;即使關羽“降漢不降曹”,曹操對他的義氣表示讚同,照舊“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的厚愛他。黃奎和馬騰密謀反,黃奎的妻弟苗澤為能得到黃奎的侍妾李春香,竟向曹操告密,使曹操得以談笑間就撲滅了這次叛亂。事後,曹操卻不僅沒有獎賞苗澤,反而說苗澤“為了一婦人害了自己姐夫一家”,是“不義之人”,竟把苗澤殺了。

曹操的疑心很重,“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這是曹操對待別人的一貫原則,其實這也是官場一直遵循的原則,領導人都是曹操有點過了,但是很多人用人如曹操,那是很有道理的。

好在,今晚這一桌子坐的都是自己人,又都瞧著方部長這次遭人排擠,心裏正有說不盡的憋屈,因此大家隻是相互看了一眼,並沒有對方部長說出什麼不給麵子的話來。再說,方部長也不在普安混了,說什麼不影響自己的利益,也就無所謂了。

方部長不一會就有些喝多了,明明醉了卻偏說自己還能喝,非要堅持今晚要跟桌上的每個人都要喝個痛快,那情形,不把自己喝趴下絕不罷休。

酒桌上一向是小酌怡情,大醉傷身。

周武瞧著今晚一桌子都是自己兄弟,又見方部長一副往死裏灌醉自己的模樣,周武趕緊衝著陳大龍使了個眼色後,陳大龍當即起身阻止道:

“方部長,你聽我一句勸,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你先到省城去打頭站,等以後兄弟們都過去了也有個喝酒的窩,一切以身體為重,你要是把身體給喝垮了,那可就真沒什麼好戲唱了。”

周武也趕緊附和道:

“是啊,說不準到了省城對你來說一樣有不錯的機會,今晚咱們哥幾個給你送行,以後到了省城可全都仗著你招待吃喝呢,你要是現在就喝掛了,咱們以後去省城找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