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九章 扛上了(四)(1 / 2)

“度盡劫波兄弟在,酒杯一端泯恩仇”,千百年來,圍繞著酒,發生過多少感人的故事?圍繞一個“酒”字,流傳過多少膾炙人口的文字?曆史發展到今天,酒業空前興旺,好酒美酒更是不勝枚舉。

正因為酒文化源遠流長,自古酒場和官場就是密不可分的,酒是上下級官員們聯係的紐帶,又是最好的調和劑。許多事情,在拿到會議桌上之前是在酒桌上議定的,酒桌也叫酒局。

從古代起,酒場就是政治的媒介,比如象征楚漢成敗的鴻門宴、北宋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等等,以及宮廷中常用的用毒酒謀求權力的政治事件,酒都在其中充當了風向標的作用,酒場真可謂是充滿著計謀的小社會。

現代社會許多在會議上議定的事,大都是先在酒桌上議定的,許多在辦公室裏商量的事,是先在酒桌上商量的。

比如某個工程要招標,你不是報了名交了標書就萬事大吉了,你還要通過酒桌去運作,分頭把一些實權人物請到酒場上來,吃好喝好意思好了,開標時才會有勝算。

比如提拔幹部,看似有各種程序,但個別幹部的提拔還是與酒桌有關係的。通過酒桌把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資源充分調動起來為某個人服務。在研究幹部的會議上,於是就有人為提名某個人陳述理由,另外一個人遙相呼應,其他人隻得隨聲附和,是這兩個人決定了一個結果,有經驗的人心裏明白,這兩個人可能事先“做局”了。

李偉高在官場混了這些年,早已對官場酒桌效應熟識於心,為了讓自己提拔更加順利,他聯絡上了市委常委成員之一韋光榮,晚上熱情邀約韋書記喝酒,韋光榮倒也給麵子,滿口應承下來。

那天晚上六點左右,正在酒店大廳裏麵等的李偉高電話響了,他急忙站起來,對同來的人說,“走,我們下去接,韋書記來了。”

同來的是浦和區政府辦的覃副主任,是服務李偉高的副主任,此刻覃副主任心裏忐忑,“終於有機會和市委常委一同吃飯了,一會必須抓住機會好好表現才行啊”。

覃副主任跟著李偉高剛剛下二樓,就見到一位個子一米七不到,身體微瘦的人從一輛黑色奧迪裏下來李偉高三步並著兩步迎上去,嘴裏叫道:“韋書記,勞你大駕了,不勝感謝!”

韋書記見了他,微微一笑,並不答言。

李偉高做了一個請的動作,韋光榮正要邁步,後麵又過來一輛黑色奧迪,下來一位中年男人,一站穩就急匆匆跟到韋光榮身邊,笑著歉意道:“對不起,來晚了一步。”

“朱副部長是大忙人嘛。”

緊隨而至的市委組織部的常務副部長,朱部長身材高大,聽韋光榮這樣說,一萬腰,“領導批評,下次改正。”

李偉高趕緊跟朱副部長握手,之後又快走幾步在前麵引路,韋光榮不緊不慢的度著方步,朱部長跟在身邊,同來的辦公室覃副主任墊底,一直到房間,根本就沒人多看他一眼。-isbr- 進了包間後,李偉高親自伺候領導坐定,覃副主任在李偉高下手也坐下,不一會功夫進來四位小妹,菜也跟著上來了。

李偉高這才指著覃副主任介紹道:“這位是我的下屬,浦和區的覃副主任。”

覃副主任立即站起來,對二位領導微微鞠躬,韋光榮半睜眼睛看不易覺察的點點頭,朱副部長則表情淡然,說不清楚是蔑視還是壓根視而不見。

幾人一邊說著閑話,菜上來差不多了,大家開始吃菜喝酒。

韋光榮看起來很文雅,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說話也不多;朱副部長見韋光榮不多說話,自然也不便和李偉高聊的過於熱乎;李偉高極力想要挑起酒桌上的氣氛卻有些力不從心;覃副主任自然更加不敢有任何喧賓奪主的言行。

這是個很微妙的場麵,由於有韋光榮在場,朱副部長雖然酒癮大也不敢放開喝,李偉高從韋光榮開始敬,接著就是朱部長。

李偉高歉意道:“朱副部長諒解,我這杯幹了,下一杯就隻能表示了。”

“行,你老弟不能喝酒,我聽賈部長說過,能喝多少酒我心裏還是有數的,不勉強。”朱副部長看起來是個很豪爽的人,說話比較直道。

如果說韋光榮和李偉高喝酒是文喝,淺嚐即止,那朱副部長就是武喝,杯倒酒幹,果真海量。

搞清楚了二人喝酒的性情、習慣就好辦了,等李偉高表示結束坐下,覃副主任觀察朱副部長沒有起身敬韋光榮的意思,知道該自己出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