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二百八十章 遙遙相應(1 / 2)

王長安卻不然,他是真真正正從湖州市的發展大局出發,並客觀分析了湖州市未來經濟發展短板以及相鄰兩市有可能對湖州市經濟發展又所益處的地方,從一個更高格局考慮本市經濟發展趨勢。

常崇德心裏暗道,“果真是長江後浪推前浪,這樣一個胸懷大局高瞻遠矚的市委書記,怎麼可能不為湖州市的經濟發展帶來全新質的飛越?”

常崇德點頭讚道:

“好!這個想法的確是不錯,對整個省經濟的發展都很有推動作用,但是具體實施起來恐怕有些難度,畢竟涉及到兩個市區域內的合作問題,這一點恐怕你還得仔細琢磨琢磨才行。”

王長安見常副省長對自己提出的發展思路頗為讚賞,心裏底氣足了不少,趕緊向常崇德彙報道:

“常副省長,其實我今天過來主要就是向您彙報一件事,聽說最近定城市正在準備省報深水港項目,因為資金問題阻力很大。我倒是想著,定城市港口位於兩市交界地帶,如果我們湖州市能夠參與建設深水港,在定城和港口之間鋪設互通道路,那麼這個深水港豈不是一樣為湖州市所用?”

常崇德沒想到王長安居然也盯著定城市的深水港項目想要做文章?這讓他腦子裏猛然想到“英雄所見略同”這句話,心說,“到底王長安和陳大龍都是年輕幹部,發展思維和觀念居然不謀而合?那就是把能用的資源用好用足用到極點。”

見王長安再次提及定城市的深水港項目,常崇德心裏數種滋味湧上心頭,他想起省省政府常務會議上剛剛發生的一幕,話裏有話問王長安:

“王書記,你這個想法跟其他領導溝通過嗎?比方說省裏的相關領導?又或者是定城市的哪位領導?”

王長安連連搖頭:

“沒有沒有,老領導,這八字還沒一撇的事情,我還不至於四處宣揚,我也是在腦子裏斟酌左右,認為對定城、湖州、普安的經濟都有好處,這才特意到省城頭一個向您常副省長彙報,如果常副省長覺的這想法太不合時宜,我......”

王長安的話讓常崇德心裏吃了一顆定心丸,他暗自埋怨自己實在是太小心謹慎了,王長安跟陳大龍一向關係和諧,怎麼著,他也不會存什麼壞心眼吧?再說,王長安可是曹書記的人,就是出了點事也不用自己擔心。

常崇德衝他歉疚微笑解釋:

“你這個想法非常好!不過,關於定城省報深港項目一事,在你來之前省政府常務會議剛剛討論過這一問題,有個別領導對這個項目的建設提出了不同意見,牛省長也就暫時中斷以後在討論,我這也正為這件事頭疼呢。”

王長安領悟過來,補充說明道:

“常副省長,我之前也聽消息說,定城市港口一把手陳大龍極力推進深港項目,結果上了定城市委常委會討論的時候,主要領導堅決不同意。

正因為了解這個項目上馬的難度太大,所以我才到省裏來向您直接彙報此事,我想著,如果省裏能從全省發展的大局出發,牽頭這個項目,底下有些阻礙的聲音倒也不足為懼。”

常崇德心說,“你和陳大龍兩人倒是想到一塊去了,隻可惜,你們兩人把希望全都寄托在我這個常務副省長的身上,卻不知道我肩膀上的壓力也不小啊。”

這樣的話,常崇德自然不會當著王長安的麵說出來,他為官多年,到底誰是一心一意想幹事的官員,誰又是渾渾噩噩混日子等提拔的官員,心裏跟明鏡似的。

縱觀整個江南省,類似王長安和陳大龍這種積極主動幹工作,為了地方經濟發展絞盡腦汁竭盡全力的年輕幹部實在是數不出幾個。

難道自己身為省政府的常務副省長,要對這些實幹型的年輕幹部事業心和工作積極性視而不見嗎?當然不能!

常崇德適時提點道:

“這兩天,定城市的陳書記也在省城,你們是老朋友了,正好深港項目問題上許多想法不謀而合,不妨找機會見麵好好聊聊。”

聽說陳大龍也在省城,王長安臉上露出掩飾不住的喜悅,衝著常崇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