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澠池之戰(1 / 2)

“胭脂!”扶蘇問道:“你們作為匈奴貴族,都沒有米飯吃?”

這件事頓時叫扶蘇感到不可意思啊,米飯作為華夏人的主食,雖然實在很多年以後的事情了,但是華夏人之中一些稍微富裕一點的家庭之中,吃的都是米飯。

“這還有假?”虛連題胭脂笑道,“你現在應該是知道,其實不是我們匈奴人一定要搶劫華夏人,實在是沒有吃的,所以才隻這能這麼做。”

“恩,這個你放心,居住在這裏的那一位能人隻要肯出山,天下再無凍餒之人。”扶蘇自信道。

徐光啟作為華夏曆史上留名的農學家,絕對不會是浪得虛名。

當下,扶蘇等人向前走去,忽然看到一大堆鄉民彙聚在一起,卻不知道是為了何事。

一個騎兵騎馬走上前去,向著其中一人打聽消息之後回來向著扶蘇稟報:

“公子,前邊的人說今天是徐老爺送大米的日子。”

“徐老爺?可就是那一位徐光啟?”還不得扶蘇開口說話,法正在馬車中的法正便迫不及待的開口問道。

“回先生的話,正是我們這一行所要找的徐光啟先生!”

“如此說來,我等便在外邊等候片刻。”扶蘇一行人撥轉馬頭,吩咐士兵脫掉戰甲,想要在一邊上看看這個徐光啟送大米是如何一件事情。

於是乎,扶蘇領著虛連題胭脂、法正、盧象升還有三四給便衣武士,就從此混入到了人群中。

“這位大哥,為何徐老爺要在這裏送米啊?”扶蘇一拱手,想著自己身邊上的一個年輕人問道。

這個年輕人一看扶蘇有禮,便回了一禮,道:“這一位公子一看便不是本地人吧。”

“某路經此地,忽然聽聞有人說徐老爺在這裏送大米,便忍不住好奇,想要過來開看看。”扶蘇微微一笑,這樣說道。

“原來如此啊,這徐老爺精心研製栽種水稻之術,你看這上百畝的水稻田,都是他親力親為栽種的,而且水稻的產量極高,但是周圍的人都不願意栽種水稻,怕收成不好,(古代北邊都是載重麥子為主,以麵食為主)故而這徐老爺為了推廣水稻的種植之術,便在這裏免費贈送大米。”

“人們吃了大米之後,覺得味道極好,便會前來跟隨這徐老爺栽種水稻之術。這徐老爺當真是一個大公無私之人呢!”

聽著這青年人的話,扶蘇也能感覺出來,這人對徐光啟,也是充滿了敬意。

當下,扶蘇與法正推到一邊上,靜靜的等著徐老爺出來送大米。

不多時候,大門敞開,一個麵有幾分富態的青年人走了出來,麵上帶著笑意,在他的身後,是數十個家丁,正在搬著一口袋一口袋的東西,看樣子還是非常的沉重。

“徐老爺出來了!”不知道是誰喊了一聲,人群頓時安靜了下來,眾人將目光都看向了徐光啟。

徐光啟嘿嘿一笑,衝著眾人拱手道:“諸位鄉鄰,爾等也看到我這上百畝的水稻,現在某贈送一些水稻給各位鄉鄰,如果你吃了之後,覺得不錯,那某自當傳授水稻種植之術。”

當下,徐光啟也不看人群中有什麼反應沒有,衝著伸手要的家丁一揮手,便有人搬上來十多條口袋,一打開,全部都是白花花的大米。

當下,人群中便有人上前去,用小布袋裝走了一些,便對著徐光啟一拱手:“多謝徐老爺!”

“慢走!”徐光啟很是和藹的向著眾人回禮道,麵上帶著淡淡的微笑。

半個時辰之後,人群已經變得稀落起來,徐光啟也注意到了扶蘇一行人,他們隻是站在邊上,麵上帶著微笑,看到人們領到大米,很是欣慰。

但是奇怪的是,自己卻不上前領取大米。

當下,徐光啟走下台階來,顯示衝著扶蘇等人微微一拱手,含笑道:“某看公子氣韻軒昂,如山中之茂樹,叫人忍不住仰視,還未請教公子尊姓大名。”

扶蘇回了一禮,卻不說自己的姓名,而是指著徐光啟大門前那上百畝水稻田,含笑道:“先生這百畝水田,能養活幾人耳?”

徐光啟自信笑道:“實不相瞞,我這百畝水田,一年收成,足夠數百人一年的口糧,且如果收成好的話,一千人一年的口糧也是夠的。”

這聽起來很小,但是說的可是一個人一年的口糧,一百畝地能養活上千人,已經是了不得的產量了。

扶蘇心頭一喜,但是麵上卻雲淡風起道:“先生你看遼東遼西的荒野沼澤可否用來開發成為水稻田,這樣的話,養活的可就是十萬百萬千萬人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