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個時候,天空都已經灰蒙蒙的了。
陳友諒不敢停歇,連夜趕路,軍中也不打火把,隻要順著官道走就可。
終於在第二天的時候,來到了容城地下。
這時候,正好遇到衝容城之中撤軍回來的徐達等人。
陳友諒自然不會傻乎乎的說自己是在了田橫,隻是說軍中有變,現在撤軍到了容城,希望得到徐達的庇護。
徐達向著齊軍陣營之中一看,並沒有看到田橫,聽著陳友諒言語之中,也並沒有提到黃忠,心裏就已經猜測到了幾分。
隻是,這個和自己有什麼關係?
無論是哪一個做了齊國的主人,都一定會和趙國聯盟,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秦國勢大,北方趙國等國家,隻有聯手,才能扛住秦國的進攻,不然的話,何以抵抗強大的秦國?
當然,最關鍵的一點,朱元璋麾下的群臣,也很想個不是以前六國王室後裔建立起來的國家。
因為朱元璋本人就不是六國後裔,趙國現在隻是國號還在叫趙,其他的都已經完全變了樣子。
這樣的話,朱元璋自然擔心會有人出來反對自己,但是一旦別的國家稱王的人,都已經不再是六國王室遺族,那朱元璋就像是找到了自己的隊伍,必定會極力扶持。
陳友諒縱便是聰明過人,但是還是沒有想到這一層關係上來。但是徐達想到了。
“將軍在朔城受阻,且不知眼下有何打算?”宴會上,陳友諒代表齊國占有了一個席位。
徐達道:“本將與某家大王約定,我繞到秦國腹地之中進攻,希望可以趁機拿下秦國都城,這樣的話,便可以斷掉秦軍的後路,隻是不曾想到,秦國朝廷也早就已經預料到這件事情,派遣薛仁貴這樣的名將前來阻擋,某心中也是沒有計策!”
陳友諒聞言,沉吟片刻,道:“實不相瞞,我軍從臨樂撤退的時候,宇文成都領著大軍前來支援,如果某所料不錯的話,用不了多長時間,宇文成都就會領著大軍前來相助涿城。
這樣的話,涿城那邊的兵力必然會空虛,這就是我們取勝的好時機!”
張良聽到這話,本想詢問一下具體的情況,但是想到了之前自己計謀落空,便閉口不語。
依照他對徐達的了解,徐達必定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死裏逃生的宋江和孫策兩人,也坐在席位上邊。
宋江本來還想著倚仗自己之前的計謀,可以一飛衝天,聞名於諸侯之間,誰會想到薛仁貴早就看穿了一切,而且還故意設局,就等著宋江領著一幹軍隊沒頭沒腦的衝進去送死。
如果張飛不是自己倚仗自己絕世的武道修為,估計也成為了薛仁貴的階下囚。
至於黃忠……到目前為止,大家都認定黃忠已經戰死。
孫策心中是有愧疚的,他覺得應該死在涿城的人是自己,而不是黃忠。
輕點大軍人數的時候,沒有找到黃忠,所有的人都認定黃忠戰死在城中。
所以,孫策覺得黃忠是代替自己死在涿城裏邊的。
人的思維是很奇怪的,就算這些曆史上的猛將謀臣是被召喚出來的,但是他們和真的人沒有什麼區別,他們有著自己真實的情感和鮮活的血肉。
陳友諒說道自己有計劃,可以反敗為勝,很多人都盯著他看。
孫策更是把陳友諒的計劃當做了給黃忠複仇的行動。
單純的一場戰爭,承載的情感很多。
有人為了名聲,沒有人為了升官、有人為了活命,有人為了複仇……
或許還有各種各樣的理由。
徐達的眼睛頓時就亮了起來,涿城並不是什麼堅固不可破的高大城樓,但是就是攻不進去。
因為有一個薛仁貴鎮守。
臨樂城,現在同樣來了一頭猛虎,那就是宇文成都。
眼下臨樂城的威脅已經解除,那宇文成都必定會在第一時間領著大軍和涿城的薛仁貴兵和一處。
這樣的話了,無論怎麼樣,臨樂城之中留下的秦軍,一定不會很多。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徐達領著大軍深入臨樂,必定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將之拿下。
拿下臨樂城,一鼓作氣,瞬息之間就可以殺到秦國都城京城。
倉促之下的京城,能抵擋住徐達等人的瘋狂攻擊嗎?
答案顯然是未知的。
(各位書友,今天抱歉一下,有人問了我一個問題,就是說,小偷的兒子,一定是小偷嗎,我思考了一晚上,也許在很多人看來,這就是一個很簡答的問題,隻是細思極恐,我還在想,有點進了死胡同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