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曆史不曾埋沒(1 / 2)

上庸!

李靖看著手下斥候送來的戰報,麵上帶著幾分冷笑。

在李靖座下,正是那斐元慶是也。

“楚國現在正在和秦國開戰,但是楚王居然親自領兵,向著我們上庸而來,斐將軍認為,楚王所來為何?”

“隻怕是來阻擋我軍挺進張楚之地的。”斐元慶說道,臉上已經帶著幾分戰意。

自從李世民走馬西川以後,斐元慶等人一直都沒有遇上什麼像樣的戰鬥,收複川蜀之地,自然也是無比輕鬆的。

現在楚王項羽領著大軍而來,那就勢必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角逐戰。

這對於常人來說,或許是最不想見到的,畢竟戰爭就意味著流血和死亡。

可是對於這些斐元慶來說,卻無疑是一次建功立業的好機會。

想當初,他也是跟隨著李世民最早的一匹人,可是在蜀國中,地位卻不是最高的,隻能算得上是中等。

尤其是李靖、周亞夫等人,後來居上,現在在軍中的職位,竟然比自己還要高。

斐元慶心中雖然不服氣,可是沒有辦法,這些人在李世民練兵的過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他卻一直都在這裏領兵駐守,所以很少有機會和李世民正麵會晤,更別說在李世民麵前表現一下了。

“將軍此言也不差,隻是我反而覺得,楚王這一次親自領兵而來,到應該是為了和我軍對峙,防止我軍在楚國和秦國叫交戰的關鍵時刻,從出國背後捅刀子,如果某所料不錯的話,用不了多長時間,楚國使者就會來到,將這件事情提到桌麵上說。”李靖沉吟道。

斐元慶聽在耳中,麵上沒有什麼表示,可是心中卻很不服,感覺李靖完全就是在裝比,若不是一個出生好,是蜀王的族人,那裏能做的上大將軍的位置?

隻是心中的想法,別人又怎麼會知道?斐元慶本身也算是一條光明磊落的漢子,隻是這些年一直都在這裏駐守,看到別人都在升官,唯獨有自己一人被蜀王遺忘,心中不平罷了。

李靖微微看了一眼麵色不悅的斐元慶,心下便明白斐元慶在想什麼,笑道:“眼下天下大亂,我等武將將會得到重用,戰亂一起,便是你我立功的機會到了。”

斐元慶一聽,一雙耳朵都差點豎了起來。

李靖道:“大王甚至將軍之才能,隻是將軍鎮守上庸,並未立下功勞,若是貿然擢升將軍,擔心朝中有人不服,這樣的話反而對將軍不理。”

“豈敢!為大王效命,乃是末將之本職,豈敢邀功?”這話說得很是正派,李靖要相信了,那李靖就是一個傻子。

“眼下楚王領著大軍前來,無論有無交戰之意,我等都需要防備才是。”李靖道:“而某聽聞那楚王有萬夫不當之勇,一身勇武之力,通天造化,怕隻有大王之弟李元霸才可以力敵之,將軍且約束麾下部將,等到我軍大部隊都已經調集到了合適的位置,在圖謀交戰不遲。”

所謂之名將,便也是如此了,不僅可以琢磨出來敵人的心思,還可以把自己的人的心思都琢磨出來。

斐元慶現在急於立下戰功,那就會貪功冒進,這樣的話,就不利於整個軍團的會戰,李績這一番話說出來,斐元慶頓時就明白了自己的問題所在。

隻不過李績說話很有方式,斐元慶在心裏聽明白了,也不會在臉上有什麼表露。

一場我方軍團可能出現的隱患,就這麼在無形之中化解掉了。

話分兩頭說,劉備領著大軍日月兼程,隻用了十天不到的時間,就已經趕到了了陳郡外邊。

此刻的陳郡內部,卻並沒有眾多諸侯所想的混亂不堪,相反,劉備的急速行軍,張楚軍的回撤,這些竟然都全部彙聚到了陳郡裏頭來。

此刻,陳郡之中,原來的張楚王宮裏邊,大殿之中,已經沾滿了原來張楚國的舊文武群臣,為首的一人,正是那田臧,在田臧右手邊上的,正是那趙匡胤,趙匡胤身後,站著一個年輕人,此人不是別人,正是範蠡是也。

田臧看著案桌上的戰報,心裏直打退堂鼓,但是卻又不好在趙匡胤麵前丟失了臉麵,依舊做出一副氣定神寧的姿態。

隻是拿隱藏在袖子中顫抖的雙手,早就已經出賣了他的內心,不過尚好的是,他隱藏起來的雙手,並沒有人能察覺得到。

“眼下劉備已經到了城外,且不是王叔有何辦法?”田臧緩緩開口問道,當初張楚分崩離析,田臧本身就隻是張楚國的一個上將軍而已,但是卻在趙匡胤的協助下,穩住了大將宋留、鄧宗等人,氣走葛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