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大勢所趨,由不得個人的意誌作為轉移。
蒙恬、諸葛亮、趙雲三人作為隨從,扶蘇穿著一身黑色的錦衣,領著三人出了城。
晉陽城西邊十萬畝良田,扶蘇昨天晚上就已經問清楚了,這邊栽種的照樣是水稻。
秦國的國土上,隻要是適合栽種水稻的地方,基本上全部都已經栽種上去了水稻。
扶蘇幾人騎馬來到了西邊的沃土上,遠遠的就看到一片金黃色的海洋,直接綿延到天際邊上。
田間的人呼喊著,正在打穀子。
扶蘇翻身下了馬,隨手抓了一把剛剛打下來的穀子,用手剝開,就露出來了裏邊的米粒。
這邊的農戶本來是要嗬斥扶蘇的,可是看到扶蘇身上穿著的衣服,本人氣質不凡,也就不敢多說話,隻是對著笑臉。
“今年的收成不錯,這是你們自己的地,還是租種的?”
那老農道:“回這位老爺的話,這是我家自己的地,前些年我大兒用戰功還來得土地,後來兒子從軍隊裏退了回來,朝廷就給了我們水稻種子,說栽種這個東西,絕對可以豐收。”
家中有人在軍中,自然可以免除賦稅,這也是朝廷對於這些軍人的優待之處;但是一旦離開軍中,就要按照規定繳納賦稅。
古代的人頭稅可是非常恐怖的,他才不會管你有沒有固定的收入,隻要有一個人頭,那就要交出一份稅收,除非你逃入深山老林中,脫離朝廷的戶籍,這樣就不用繳納稅款。
可是這樣的話,那就成為了沒有戶籍的野人,人人見而隨意殺之。換言之,這些人是沒有收到封建律法保護,殺之無罪而有功。
“哦?”扶蘇非常開心,繼續問道:“上了朝廷的是稅收以後,可還有餘糧。”
“可以吃到下一季糧食收獲,而且還能有一些餘糧,這都是皇帝給的恩賜啊。”老農說道激動處,眼睛也是紅紅的。
“早些年的時候,我家裏有兒子在軍中,所以可以免掉稅收,但是糧食還是不夠吃。”
那時候種的是粟,產量自然比不上水稻。
“現在朝廷給我們免費發的水稻和玉米,聽說再過幾天朝廷該要給我們免費發什麼馬鈴薯栽種,聽說這東西已經在京城那邊豐收了,前幾天見到一群商賈在販賣,小老兒家裏也買了一些。”
“確實。”扶蘇心中的成就感,自然是不用說的。
扶蘇此別了老農,翻身上了馬,向著遠處繼續走去。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扶蘇觸景生情忍不住念了一句詩。
諸葛亮等人正要含笑說話的時候,卻沒有想到皇帝下一句詩也念了出來: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啪--”
此言一出,諸葛亮等人就像是憑空挨了一巴掌般,狠狠地抽打在臉上,一個個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敢說話。
“孔明,你覺得此詩如何?”
諸葛亮硬著頭皮道:“眼下我大秦雖然對外有戰爭,可是隻要肯吃苦努力耕種,餓死還不至於。”
扶蘇勒住戰馬,指著遠處道:“農民是這個世界上最辛苦的人,帝國的根基就在農業上,當初鄭和從海外找回來了馬鈴薯、玉米這些作物回來,朕覺得封他一個王爵,名至實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