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各自散開,回到軍中去休息,王莽後便帶著過來人開始打掃戰場,直接把屍體堆起來,這些土著也存有石灰,但是儲量很少,所以隻是在最上邊的覆蓋了一層薄薄的石灰層,其餘的都是用泥土鋪蓋。
王莽軍中一共有七萬之中,刨除程咬金攜帶兩萬大軍駐守在九龍江邊上,剩下的人都開始搬運屍體,修建京觀。
這是楊威異族的大事情,所以沒有人敢馬虎,哪怕這件事情皇帝現在還不知道,但是所有的人心中都清楚,皇帝隻要知道這件事情,封賞一定不會少。
當然,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史書中一定會把這件事情大書特書。
那個脾氣非常臭,骨頭也非常硬的司馬遷,也一定會把這件事情大書特書。
華夏族經曆數千年而不倒,自然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在對付外族人這件事情,遠遠比那些歌功頌德的史書更加真實。
曆史,從來都是血淋淋的,每一個文字底下,都有為華夏族戰死過的族人,他們的英魂和屍骨,鑄就了這個從不屈服的鐵血民族。
隻是數天時間,屍體就已經被清理好;自從周天子大權旁落以後,諸侯混戰不休,各國之間就已經形成了一套處理屍體的行之有效的辦法。
不然的話屍體擺放的時間太久,在這等炎熱的天氣裏邊,腐敗以後會形成毒氣、瘴氣,然後生蛆滋生瘟疫。
看著聳立在叢林之間的十座京觀,一種豪邁之情油然而生,王莽現在甚至有一種感覺,自己這一生最大的事情,最值得稱讚的事情,不是將李追得雞飛狗跳,而是這十座京觀!
無數年以後,華夏的子孫會從史冊中,尋找到當年祖先征戰異族的事跡,所有的人都會記住自己的名字。
衝鋒校尉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找來了一塊非常大的石碑,李白親自題了一首行軍詩。
按照秦國立碑的慣例,地麵上有送禮的高大石碑,還有一塊石碑則是深埋泥土中。
地麵上的石碑會伴隨著時間而遭受破壞,但是地底下的石碑不會遭受破壞,千百年以後的人從事生產活動,就會將這些深埋於泥土中的石碑挖出來,清洗掉了泥土以後,是悲傷就見證著這些曾經為華夏族,為大秦國楊威的名字。
京觀的效果非常明顯,還沒有過了一天時間,就已經有足足三個部落送來了美酒和糧食,乃至於女人。
武力的威懾,才是一切的根源;如果沒有這一場殘酷的屠殺,異族就不會睜眼看華夏軍隊,隻會將李白等人當作惡魔,而現在,他們覺得這些華夏族的人是天神,強大的象兵在華夏族的軍隊麵前,脆弱的如同土坷垃,一捏就碎。
大軍停留了整整五天的時間,北岸的李靖幾乎都要以為秦軍已經察覺到了自己意圖,這才遲遲不等越過九龍江,好在秦軍士兵求戰心切,王莽派遣出了數百斥候,渡過九龍江,開始向著北邊探查蜀軍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