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無雙繼續道:“依照兒臣之間,孟軻之所以提出這樣的言亂,倒是有些嘩眾取寵的意思。”
“在那個時候,天下列國之中,君王的身份何等尊貴,這邊是普通人都能明白的道理,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從儒家開創以來,天下洶洶數百歲,列國多入天空中的星辰一般,但是從來沒有哪一個國家真正信奉過儒家,孔子周遊列國也不照樣沒有哪一個君王真正采納他的學術,難不成這些君王都是傻子不成?自然不是。”
“故而,到了孟軻這裏,反而說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本就是嘩眾取寵之言,或許有一定的可能,是因為天下列國君王不愛民力,但是如家發出這樣的言論,那就注定不會被朝廷采納,石乃是違背曆史潮流。”
正史上自從孟軻到董仲舒上書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才是真正的一個打臉過程。
孟子曰人性本善,可是到了荀子這裏,卻就變成了人性本惡,儒家自己都已經出現了紛爭,到了董仲舒這裏,君為輕變成了君權神授,何等諷刺?
扶蘇驚豔於嬴無雙最後那一句話:違背曆史潮流!董仲舒能以儒家學說,毫無節操的迎合漢武帝,這才保證了儒家幾千年以來的正統地位。
儒家第一個說仁義、君子之道,結果卻是諸子百家之中第一個不要麵皮、不要下線去迎合人君的人。
所謂仁義道德,隻不過是惡貫滿盈之人嘴上空念著的一句虛話罷了。
扶蘇覺得自己想要嬴無雙看穿的,就是看穿這一層關係,而不要被文官們嘴上那虛假的仁義道德忽悠了。
國之棟梁則是國之巨貪,此話與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有異曲同工之妙。
談話還在繼續,扶蘇自己作為皇帝多年,當然深諳人君之道。
嬴無雙每次回答扶蘇的提問,經常可以舉一反三,也是扶蘇最開心之所在。
扶蘇開始和嬴無雙自己記憶深處那些為政之道,然後……又開始說起來了自然哲學。
“古人常言之,天圓地方,何以驗證?”嬴無雙聽在耳中,覺得這又是一個看似常理,但是卻有不合常理的問題。
“這個……”嬴無雙遲疑了一下,“尚書之中言說……”說到最後,嬴無雙自己的聲音都有些微弱了下去。
扶蘇正色道:“如果說真的是天圓地方,那為什麼站在大海邊上的時候,最先看到的是戰船的桅杆,而不是直接看到船體?”
“啊?”嬴無雙驚奇道:“父皇的意思是說……天圓地方實乃是謬論?”
“正是!”扶蘇沉聲道:“古人說的很多東西,本身就是虛幻,朕也與你說過科學二字,然而這些年以來,朕都在忙著征戰天下,心中有很東西,都來不及和你說,現在便直接與你說了。”
“我們腳下踩踏著大地其本質上是一個橢圓形的星球,正是因為這是個球體,所以我們先看到的是桅杆,而不是船體,這是最簡單的一個道理。”
“兒臣……兒臣……嬴無雙有些難以將這些東西笑話。
扶蘇忍不住大笑起來:“很多東西就是這樣,你以前覺得是真的,但是本質上卻是錯誤的,朝廷之中,除了朕敢這樣說以外,隻怕不別的人說這個,立刻就會被當做異端邪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