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詩作在第一時間就傳遍了大江南北。
秦國現在和楚國是短暫的休戰期,但是在便將兩地的將士們,每日看到對麵敵國士兵,都能感受到一種非常強大的壓力。
扶蘇也在各地守將的奏折中,感受到了這種壓力。
司馬相如的封禪文已經整理好,送到了扶蘇麵前來,扶蘇看了看,很短的一篇,並沒有漢賦那種鋪排冗長的風格,反而非常精短。
封禪之地,在於泰山玉皇頂,扶蘇當年親自跟隨始皇帝一同來過,要說起始皇帝當年封禪的經過,卻是神奇無比。
上山的時候,一直都上不去,到處都是狂風大作,吹的始皇帝的車輦差點墜落山澗,偏生那山澗邊上冒出五棵大樹,護住了是皇帝的車輦,始皇帝下詔,加封五棵大樹為五大夫。
扶蘇這次來,同樣看到了當年五個大樹依舊還在,現在已經長得很大,需要兩人合圍才能抱得過來。
“父皇,這就是當年祖父加封的五大夫?”
扶蘇從帝輦上下來,帶著一眾皇子公主,走到了五大夫樹底下,用手拍了拍樹幹,歎息道:“當年朕跟隨父皇來這裏的時候,和阿鼎一般年紀,今日再見此樹,朕如今也是蹉跎半身,隻可惜天下未曾一統。”
言罷,扶蘇心生惆悵,用力的拍打了幾下樹幹:“樹猶如此,朕何以堪?”
贏無雙急忙道:“父皇春秋鼎盛,滅楚定可期!”
“好!說得好!”扶蘇道:“走,為父領著你們走上玉皇頂,前邊開道官加快速度。”
浩浩蕩蕩的大秦宮廷儀仗隊開道,直奔玉皇頂而去。
此處早就已經修建好了天壇,薑尚手持一大一小兩塊玉璧,一塊深埋泥土中,一塊放在封禪台上。
緊隨其後的宦官,將稻、黍、稷、麥、豆分別用麻袋裝起來,埋入五色土中。而神台,周圍就是五色土,也稱之為五帝神壇。
扶蘇穿著盛裝,立神台之上,法正膝行而前,獻上封禪書。
“禮畢!禱告於天,吾族之長,趙氏贏姓扶蘇,神照元年四月十七辰時三刻,玉皇頂上禱蒼穹,昊天上帝有感,朕登基以來,北平匈奴,東定燕趙,西闊外戎,南服李蜀,今天未定,朕欲封天,非從祖製,實唯黎民苦戰、昊天之德,澤被蒼生,天人共享。朕欲振長策,統一寰宇,伐滅暴楚,今祈願昊天上帝,恩澤大秦,兵鋒所向,山河開道,神鬼相助,並暴楚統天下,生靈感念,唯伏昊天神恩。敬若天意,四海宴然。封祀岱嶽,謝成於天。子孫百祿,蒼生受福。”
玉牒被送上前來,深埋於五帝神台之下。
此處為封天,還要前往梁父山下封地,行禪禮,如此一來,方才是完整的封禪。
梁父山下的很顯然就沒有玉皇頂的威嚴莊重,但是相應的禮節卻是同樣不能少的。
朝廷官員貴婦,車隊綿延數百裏,扶蘇在泰山底下居住三日時間,而後下詔文武百官歸於鹹陽,至於皇帝本人,則領著兩千禁軍直奔廣陵去了。
鎮守廣陵武將,乃是李存孝之弟李存勖,得到令書以後,便領著麾下的主要將官直奔官道上去迎接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