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楚急匆匆往樓下走去,大喬看著陳楚的背影,撫摸著剛剛被蹂躪了一番的紅唇,霞飛雙頰,隨即像想到什麼事情,嫵媚一笑。
來到樓下,陳楚不由得愣了一下,隻見典韋身旁的六個鐵衛滿身灰塵,那模樣就像剛剛打鬧了一番的頑皮的孩童。
“你們怎麼回事?”陳楚笑問道。
六雙眼睛刷的彙聚到典韋的身上,典韋仍然是那副雄赳赳氣昂昂的模樣。陳楚看了典韋一眼,想起剛才的事情,恍然過來。有些好笑地搖了搖頭。
走出觀景樓,來到後花園,典韋和六名鐵衛跟在身後。陳楚朝內廳走去。
“惡來,飛鴿傳書的信箋在哪?”
典韋一拍光頭,連忙從腰帶中取出一張短箋,雙手呈給陳楚,“在這呢,差點忘了!”
陳楚停下腳步,接過短箋細看起來。
點了點頭,吩咐身邊一名鐵衛,“去把公瑾、子敬、元皓、公台四位先生請到內廳來。”“是。”鐵衛應諾,隨即離開了。田豐原本呆在琢郡,大約半個月前,陳楚將他調回了並州;陳宮出使袁術,在數天前返回了並州。
――――――――――――――――――――――
昌黎郡關隘。
關羽歸隊已經有五天時間了,絕大部分的百姓已經被轉移進了昌黎郡,但他們隨即又得到官軍即將放棄昌黎郡的消息,百姓們非常憤怒,不過這怒火針對的卻是世代鎮守遼東的公孫瓚,他們沒有理由責怪蒼狼營將士,因為正是蒼狼營九死一生的奮戰才為他們贏得了撤退進入昌黎郡的時間。
關羽心情沉重,同時又憂心忡忡,因為他得到消息,原本在汶縣裹足的高句麗鐵破漢部再一次開拔西進,而與此同時,從玄菟郡下來的十五萬高句麗大軍已經掃蕩了遼東郡的府城襄平城,現大軍正在南下,估計三天後就能抵達昌黎郡關隘。
關羽望著陰霾密布的天空,雙眉緊鎖。
“將軍,主公有命令來了!”李朗疾步來到關羽跟前稟報道。
關羽連忙接過短箋,細看起來。片刻後,關羽放下短箋,雙眉鎖得更緊了。
“將軍,主公怎麼說?”李朗急切地問道。
“主公命令我們立刻撤退!”關羽沉聲道。
“那將軍如何打算?”“當然是執行命令!主公說的沒錯,我們征北軍已經盡力了,沒有公孫瓚這個地頭蛇的配合,我們目前根本就無法扭轉這裏的局麵;不過公孫瓚定會緊守住右北平,靠那裏的險要地勢,高句麗人根本不要想輕易攻破!”
李朗露出憤怒之色,“最可能的是劉虞那老兒!竟然置主公的命令於不顧,完全對遼東局勢視若無睹!虧他還是皇室宗親呢!”
關羽冷笑道:“劉虞隻怕就是仗著自己皇室宗親的身份,才會如此傲慢!好了,不說這些了!你立刻下去傳達命令!”
“是。”李朗的神情很不甘心。
“等等。”,關羽叫住了正往外走的李朗,“讓我們的將士盡可能地組織百姓就近往代郡轉移!”
李朗雙目一亮,帶點興奮地抱拳應諾:“是!”
關羽又仰望著蒼天,低喃道:“願蒼天庇佑百姓吧!”
高句麗的行軍速度比之前快多了,隻用了一天時間,前鋒部隊便抵達了距離昌黎郡關隘不到五十裏的一座小村,高句麗人本來想到小村中肆虐一番,好在村中的百姓早就轉移了。
高句麗大軍如同兩條毒龍般從南北兩麵迅速向昌黎郡而來,距離越來越近了,然而在昌黎郡關隘處卻隻有關羽的六千蒼狼營殘兵,至於公孫瓚的部隊,早就撤進了右北平郡。昌黎郡的局勢越來越危急了。
昌黎郡關
隘彌漫著緊張惶恐的氣氛,不斷逃進關隘的百姓們都是一臉的茫然和惶恐。天空陰沉沉得彷佛要塌了一般。
又過了一天,斥候來報,高句麗人的前鋒已經到達了距離關隘僅三十裏的地方,不過高句麗人的前鋒已經停止了前進,他們應該是在等候主力的到來。
關羽緊鎖雙眉,必須再加快轉移百姓的速度。關羽此時還沒有打算就撤走。
當天,天空下起了小雪。
高句麗人的主力在第二天臨近中午時同前鋒部隊會合,這支主力是從玄菟郡下來的,領軍主將是高句麗王的兒子,也就是王子李承煥。高句麗人的另一支主力鐵破漢部距離這裏還有十幾裏的距離。
“王子殿下,是否要等候鐵破漢部?”李承煥的親信部將請示道。這個親信部將也姓李,叫李棟,不過他並不是高句麗皇族成員,他是山賊出生,歸順高句麗後便一直追隨在王子李承煥的身邊,為人狡猾多疑,不過對李承煥似乎忠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