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李明月臉上的冷笑反而更加明顯了:“你還不知道吧?昨夜父皇做出這個決定後,立刻傳百官入宮當麵宣布此事,諫官竭力勸阻,父皇卻一意孤行,當場加封他為丞相!”
李明月逼近一步,冷笑發問:“讓開國以來最年輕的丞相做你的太傅,四公主感覺如何,是不是榮耀加身?”略微停頓一下,她又道,“父皇,可真是看重你啊,甚至遠甚於皇兄!”
長歌卻不自覺地後退了一步,滿目震驚。
怎麼會這樣?前世南宮昀雖然也光華萬丈,但以他的年紀和資曆,當初被破格擢升為少相已經是驚世駭俗了。他也是在輔佐李明月登基成為女帝後,才以功臣和皇夫的身份被加封丞相。
前生已是舉世罕見,今生……怎麼會比前世裏還要早一步?
而且,此舉背後,還有著更為深遠的意義。
古往今來,以丞相兼任太傅之事並不少見。畢竟,能官拜相位的人,文韜武略俱是百官之首。隻不過,如李明月所說那般,太傅一職為東宮所專有。
以丞相為太傅,便是為了更好地輔佐未來的帝王。
父皇……怎麼會做出這樣荒唐的決斷?難道僅僅是因為自己和姬少重之間的事嗎?似乎……並不僅僅是這樣……
所以,麵對自己的時候,太子哥哥才會覺得尷尬吧。
正是因為唐國曆史上有女帝臨朝的先例,所以父皇此舉,代表的意義就大為不同了。
“太子哥哥,我……”李長歌定一定神,便對他道:“我這就去追父皇,要他收回成命,我隻不過是女子,不配要這樣的太傅教導……”
“不必去了,”李琰眼底竟然也見了一絲悲哀,“父皇若是還願改變主意,就不會避到行宮去了。”
長歌茫然,想想也知道,深夜裏下了這樣大的決斷,此刻金鑾殿上,諫官的折子肯定已經堆滿了書案吧。那些滿腔熱血忠魂的諫官,這樣的時候是發揮他們筆力的最佳時刻。
隻是,逃避就能了結了麼?難道是要她在這深宮中等待著諫官們的彈劾?
前世裏身為少相的南宮昀成為她的太傅時,她就已經經曆過一次彈劾了。隻不過彼時,那些鋪天蓋地而來的譴責自有南宮昀為她一肩攬了,那麼這次,事態更加嚴重,還會有人站在她身前嗎?
然而這時,一個熟悉的聲音卻傳入耳中。
“原來四公主來了這裏,讓下官好找。”
長歌猛然回身瞪著這個罪魁禍首——南宮昀。
後者卻滿不在乎地笑了笑:“公主才走一步,陛下就有密旨傳來,公主還是快回宮去打點行裝準備啟程吧。”
長歌猶未答話,李明月卻搶先道:“去哪裏?”
南宮昀目光閃動:“陛下命我陪同四公主去巡視南方六郡,”隻答了這一句,他便再度轉向長歌,“公主,聖旨緊急,耽誤不得。”
匆忙之中,長歌隻好將希望的目光投向李琰:“太子哥哥,替我告訴他。”
這個他,自然指的是姬少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