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婦人之見(2 / 2)

之前李明月的說法,那些侍衛是礙於事體太大,所以一直不敢說實話,昨夜幾乎要動刑才說出這樣的驚天之語。怎麼在這樣的供詞沒有流出之前,朝廷上已經有了這樣的輿論?

往好處想,不過是有侍衛事先走漏了口風,但若是往壞處想,這件事恐怕從一開始就會是一個陰謀。

李長歌凝視著皇後的臉容,知道她一定會往壞處去想。隻不過礙於她對自己的仇恨,恐怕一時半會兒還想不到點子上。

李明月也察覺出了不對,忙極力補救道:“母後,是那燕國原本就居心不良,人人皆知……”

她一句話尚未說完,長歌已然打斷道:“既然人人早知燕國居心不良,為何不早做措施防範,非要到釀成大禍才知道來口誅筆伐?”她語聲漸漸轉冷,竟隱隱有金鐵之聲,“知而不報,其罪過比從犯更加可惡!”

這樣一來,無異於是將罪名安到了每個人頭上。

一眾臣子的神情或惶然或氣氛,唯有南宮昀保持著平靜的臉色,至於之前曾貿然出聲的那五品小官,嘴角竟然掠過一抹笑意。

長歌敏銳地捕捉到了這一神情,總覺得他的神態似乎在哪裏看到過一般,可是,分明是陌生的眉眼……不過這世上奇人巧術甚多,易容也並不是什麼難事。待到此事了結後,倒是要一摸他的底細才是。

李崇已然靠在龍椅的靠背上閉目休息,皇後臉色猶疑不定,李明月秀美的臉孔上逐漸流露出惶惑之態,李滄海也微微坐直了身子,緊張地看著眼前這一幕。唯有李長歌一副淡然事外的模樣,眉梢眼角卻盡是嘲諷。

在這樣的情況下,南宮昀終於不得不開口了。

隻見他向前走了一步,目光平視:“啟稟陛下、皇後,以及諸位公主,就算此事如何流傳出去尚有疑點,但偷襲太子殿下之人是來自於燕國軍中,這一點卻是可以確定的,人證物證俱在。”

他的話鏗鏘有力,將眾人的思緒帶回正路。

一眾臣子立刻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將之前已經準備好的陳詞紛紛說出,或沉重或痛斥,一時間眼前耳邊好不熱鬧。

他們說的有理有據忠心可鑒,皇後臉上逐漸露出被說服的神色。

她看了一眼仍然沒有任何反應的李崇,朗聲道:“陛下因痛心過度臥病,今日來上朝已是勉強,但眼下之事又十分緊急,既然如此,本宮便代陛下做出決斷,諸位以為如何?”

底下自然是一片讚同之聲,皇後威嚴地看了眾人一眼,便將已經做好的決定一字字說出:“本宮愛子在燕國遇難,燕國至今竟然不聞不問,單憑這一點,我唐國也與他勢不兩立!”

此言一出,底下眾人立時群情激奮,有提議處死燕國質子的,有提議立刻開戰,用質子當做人質要挾的,眾說紛紜。

李長歌卻冷冷注視皇後,隻說了四個字,聲音雖然不大,卻恰好能讓玉階之上的幾人聽到。

她說的是:“婦人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