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農民進城(2 / 2)

路不平,周勇馬上扶著陳功,地麵的石頭很多,坡度很大,這裏看來並不需要雨季來臨,一直都有潛在的危險。

藍天小區,新橋區最大的安居工程項目,張碩在路上便給陳功一直介紹著,這藍天小區安置的主要人群有拆遷戶、山裏移民、中下層收入者、住房過渡的人。

陳功注意了一下臨近的商鋪,高檔的服裝店、酒店一家也沒有,門麵賣的東西也全是街邊貨,投資這附近商鋪的人算是栽了。

是呀,這政府對於經濟的調控能力,就從這新橋區便能看出,如果這裏沒有藍天小區這個安居工程,那這街上的鋪麵用不了十年便能開始賺錢,而現在,買商鋪的房東全虧死了,租金貴了沒有人租,收便宜了,四十年內至少得虧一大半兒,四十年之後土地還得收取出讓金。

這條主街兩旁行走的人,看起來和這些城市的建築根本不搭調,有的老年人還穿著中山裝、叼著葉子煙在街上.

還有幾個大嬸兒,背後背著籮筐,四五個人坐在街邊,嘴裏隨意的吐出了瓜子的殼滿地都是,街頭到街尾掃地的環衛工人們來回掃,從早到晚也掃不幹淨。

雖然環衛工人看到一些不良的行為就要進行勸導,不過根本沒有用,陳功看著那些人的表情,那些人仿佛在說,環衛工人們,你們能有今天的工作全靠我們這些人,如果每條街、每個角落都一塵不染,那你們這些掃地的全部都得下崗。

這裏的一切都隻能用髒亂差來形容,就連最近嚴查的菜市場秩序和衛生,這藍天菜市場肯定是嚴重不合格。

車子開過藍天菜市場的大門口,今天是一個晴天,居然菜市場門口就像下過傾盆大雨一樣的濕,進出的人都走得很慢,怕因為地滑而在這裏摔倒。

陳功專程看了兩戶在家的人,詢問了一下山裏和城裏的不同之處,兩戶人家都是老實人,有什麼就說什麼。

他們講道,這城裏確實漂亮一些,而且什麼東西都有,就是住不習慣,看不慣城裏人的規矩,一個老伯講道,這城裏人喜歡進屋把鞋子脫掉,以為家裏真有這麼幹淨,他們就是看不順眼,往上三代人,全是農民出生,哪兒來那麼多規矩呀。

陳功笑了笑,“老伯呀,這是城裏人好客、客氣,不是什麼規矩,家裏幹淨一點兒,心裏也會好很多的。”

老伯頭發已經白了一半兒,身上穿的衣服至少有八個以上的被縫過的補丁,“領導們呀,反正我是不習慣,你們這些城裏人眼睛長得不好,愛低頭看人,你說這月份還沒熱起來吧,路上就離我們這些人遠遠的,就算我們有些狐臭吧也不是現在。”

張碩可不想陳功和這老人再進行交談,這沒事兒也談出事兒來了,明明隻是看看舊房和新房,體察一下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這老伯倒好,他的意思很明確,他的生活質量下降了,而且他根本不想搬下山。

“老伯,這次搬你們下山,房子有了,社保入了,而且房子還進行了簡裝,這可是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呀,你們可是趕上了好時候,原來你住的那洛河溝附近,隨時有泥石流和滑坡的危險,政府是給你們送溫暖來了,你得往好的方麵想,不要有那麼極端的想法。”

張碩給這老伯做起了思想工作。

不過老伯哪裏聽得進去,“好了好了,你們說得都有理,政府全是對的,算我犯賤得了,好了,我得出去逛逛,你們走吧。”

張碩對著陳功笑了笑,“陳局長,有些老年人年紀一大,更年期就來了,看誰也不順眼,嗬嗬。”

陳功對這些基層的情況是了解的,對於當權者,什麼意見都有,當然,也有很多人是不理解產生的無理取鬧行為,陳功是知道的,當官兒,一個字:累。

站在藍天小區的門口,陳功好像想起了什麼,“張區長,這藍天小區是建在國有土地上麵的嗎?有沒有土地證?”

張碩可不知道這麼詳細的情況,馬上讓新橋國土局長出來回答,“陳局,土地還沒有征收,所以沒有辦證。”

“哦,那這次城市國有土地直接進行確權的工作你們完成得怎麼樣了,這藍天小區納入了沒有。”

陳功問到了點子上麵,“陳局,這次的名單已經納進去了,隻是還沒有實施。”

陳功有些生氣了,“什麼?還沒實施,時間剩的不久了,沒有完成,被市裏查到的話,全部重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