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淩宣冷笑道:“我從來都沒有見過你的兒子,哪裏來的看上他了。再有莫家村不少媒人都知道我是有了人家的,你沒見現在莫家村的媒人都不來我家說親。這件事我根本就不知道,誰跟你提的,你去找誰,別再我家門口大喊。走到哪裏,我也站的住理。”
說完君淩宣就走了。事後怎樣解決的她並不知道,隻是聽奶奶說君四奶奶跟娘家鬧翻了,讓大家看了好一陣笑話。
君淩宣也不去在意,既然說出了君淩宣已經許了人家,君奶奶打算讓君淩寒抽個空回來,也算是正式的見麵,省的在惹出這樣的麻煩來。
君淩宣好說,隻是君淩寒一直沒有時間,事情也就拖著。她隻是讓奶奶去姑姑家說上幾聲,想給親戚家啊透個信,隻說等忙完了就讓大家見見。
這也不是托詞,君淩寒忙的三天兩頭往外跑,君淩宣也沒有閑著。玉米賣出個好價錢,她又打起了大棚菜的注意。她可是知道大棚掙錢可比玉米多,空間裏又能結出種子,這又是無本的買賣。
玉米賣了十多萬,加上賣雞蛋、空間菜的錢,她手裏能湊出而是多萬,弄個簡單的大棚還是夠的。實在不夠,還有君淩寒給她的銀行卡,隻是不到萬不得已,她是不想用的。
君淩寒倒是乖覺,兩人正式確立關係後,他就把工資卡、銀行卡等手裏的卡全給了君淩宣。給的時候那叫一個痛快,沒有一絲的猶豫,倒是讓君淩宣不好意思起來。
以前君三爺和君家小姑做事都是跟著君書平在走,沒有猶豫,他幹什麼,他們就幹什麼。現在君三爺和君家小姑是跟著君淩宣再走,她怎麼弄,他們也學著。君淩宣想要弄大棚,他們也跟著湊錢侍弄。
反正他們隻是出錢蓋好大棚就行,種什麼菜,買什麼菜種不需要他們操心。有錢好辦事,等他們弄好了,也到了十月秋收的季節了,他們倒也沒有耽擱多長時間。
本來呢,看到君三爺家熱熱鬧鬧的樣子,君書祥是羨慕的,可他在父親做了那樣的事情之後,實在是拉不下臉跟君書平說話。當初要是他不聽從父親的話,今年掙到打錢的也有他一份,他的心裏多少有點怨氣。
大棚弄好啦,君淩宣當起了甩手掌櫃,把事情交給君書平打理去了。上次吃了路的虧,這次她可不想在栽在這上麵,再說以後她家要是想發,路麵還是要修的。
修路,君淩宣沒錢,莫家村的人也不會為了她出錢,即使最後大家都受益,人家還是會覺得吃虧。沒辦法,君淩宣隻能另想招數。
君淩宣記得君淩寒說過,他親生父母家好像是大家族來著,有錢有勢,要不要找他幫忙?可是君淩宣也知道君淩寒跟父親一家不和,從來都不去他家,也沒用過他家的一點資源。母親一家呢,畢竟人家是有親孫子的,舅舅再親也不會讓他分享屬於兒子的東西。
唉,沒錢沒勢就是麻煩啊,一點事都弄不好。想著君淩寒自己的地位好像也不低啊,不知道能不能幫忙?最後君淩宣還是把這事給君淩寒說了。
“就這點事?行了,你就別管了,不會花你一分錢的。”真是個小財迷精,君淩寒掛上電話搖頭失效。修路不是什麼大事,君淩寒給外公打了一個電話就搞定了。真的不用話君淩宣一分錢,而且效率高、質量好。
沒等君淩宣第一批菜上市,路的問題就被解決了。莫家村的人也知道君淩宣有個神秘、強大的未婚夫了。莫家村的人誰也沒有見過君淩宣的未婚夫,能不神秘麼。人家動動嘴,多年的老土路就解決了,能不強大,至少比他們這些老農民強大吧。
知道君淩宣有靠山了,莫家村的人開始有意無意的詢問君淩宣大棚的事。本來路不好的時候,他們誰也不敢種大棚,不然菜運不出去都爛在地裏了。現在路解決了,君淩宣似乎還有好的銷售路子。誰不想發財啊,他們自然也心急啊。
君淩宣也沒有藏私,很大方的表達了,誰家想種菜的話她可以幫忙聯係買家,但是最後能不能成就看他們怎麼談了,她不管。君淩宣不是什麼好人,能給免費提供買家就已經是仁至義盡了,也不會說包攬他們的菜,保他們賺錢。
就在莫家村的人積極的想要蓋大棚的時候,君淩宣又打起了開店的主意。她想過來,一旦莫家村的人都種了菜,肯定是有賺有賠,她家也是會受到影響的,不如去市裏富人區開個小店。自己賣總比別人賣掙錢多,來錢快。
君淩宣的提議一出來,君三爺和君家小姑都滿意了。這兩年跟著君淩宣他們確實賺了不少,一點也不必來回跑的君家大姑差。君家小姑都想著是不是要在鎮上蓋一座二層小樓了,不僅如此,她還把婆婆家的五畝地要了過來種,家裏的收益比君書貴和君三爺兩家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