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所這個時代的省級重點中學,一中的各方便配置華麗得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別說是他們錦嶺這種小城,就是放到十幾年後的省城去,也照樣顯得有些奢華,讓安然不由得就想起日後那些酷愛裝飾學校大門的大學校長們,有些懷疑起這曆代的一中校長是不是也都有此愛好,把錢都花在了臉皮上?
比如,設施極其全麵的市內體育場。各種市外運動場地。最讓安然感到訝異的是,居然還有一個小型的室內遊泳池。可容納全體師生還要掛零,經常被市裏的一些部門借用的大禮堂。當然,最值得一提的,也是讓吳澤榮心心念念個不停的,校內圖書館,據這隻書蟲子介紹,這裏的藏書量非常之豐富,還有一些珍貴的版本是屬於從最初建校時便傳下來的寶貴財富,就連市圖書館也沒有,牛X至極。
除了這些設施之外,一中成立有學生會,組織學生活動,配合老師們對全體學生進行管理。其組織形式和各項權利與大學中的學生會一般無二,並不像安然想像中的那種擺設式的存在。學生會有自己單獨的辦公場地。
除了學生會,還有各類社團,可供學生參加選擇。每個社團也都有自己的活動場地。
在高中時期擁有自己的學生會和社團,別說是錦嶺,就是在全國範圍之內,也是少數。
中國目前的教育雖說號稱是要進行全麵的素質教育,讓學生能夠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不做應試教育的犧牲品。
可惜,政策是政策,提倡也隻是提倡。
應試教育在中國有根深蒂固的傳統土壤,絕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甚至是十年二十年就可輕易改變的。現實是,別管政府教育部門的口號如何,真實的情況依然沒有改善,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這樣的情況在重點中學、高中中尤甚,分數幾乎成了衡量每一位學生人生價值的唯一標準,別說什麼學生會,什麼社團活動,就連應該上的音樂,美術,體育等課程也都成了裝飾性的存在,這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一條潛規則。
而一中之所以會有學生會和各類社團的存在,一方麵固然是由於現任的校領導在這些方麵比較重視,觀念開明,另一方麵也是基於一中的一種傳統。
依舊是據吳澤榮所說,在一中的前身,也就是那所教會學校成立時,學校裏就有類似於學生會和各類社團的組織。解放後,改建成一中時,當時的校長思想也是極為開通,有著先進的理念和長遠的眼光,將這兩項傳統繼續保持了下來,可以想見,在當年的大環境下,他的這種做法是何等的開明,甚至帶有很大的風險。
但也正是這位令人尊敬的校長奠定了此後一中開放,先進,大膽,鮮明的辦學理念和自由,民主的校風,並一直延續至今。
當然,作為一所重點高中,一中不可能不對分數看重,學校可以允許學生自由的參加社團活動,鼓勵學生們參與到學生會的工作中去,但是,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你的成績必須達標。
你的興趣廣泛,你想參加多少個社團,我不管。你熱愛學生會活動,願意協助老師和學校為同學服務,學校也表示歡迎。你的業餘時間怎麼利用,我也不想過問。隻要你自己把時間安排好,成績達標,一切OK。
學校希望可以培養全方麵發展的人材,學校可以盡力為你提供相關的機會和條件,但是學校同樣需要你回報以高標準的成績,畢竟在現今應試教育為主流的現實背景之下,分數才是衡量一所重點學校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標準,甚至可以是唯一的標準。
這對成天被迫埋在書山題海中的重點學校的學生們來說,已經是一種神話一般的生活了。
在聽吳澤榮第一次說起的時候,安然簡直覺得有些天方夜譚的味道,感到特別的難以置信。
哪怕過了兩輩子,安然對一中的印象也隻有一個,那就是本市唯一的一所省重點,考上一中,就等於將多半拉身子邁進了大學校門。事實上,這也是大多錦嶺人的普遍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