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懷曦介紹完了學生會的相關內容,接下來是學生會的宣傳部長上台,介紹一中的另一項特色,關於興趣社團的相關的內容。
關於社團的相關情況其實小冊子也有詳盡的介紹,但社團跟學生會畢竟不太一樣,學生會是作什麼的一般同學心裏都有一點概念,而且加入學生會畢竟是少數人的事,不是人人都有那個機會,也不是人人都有那個興趣。
可社團卻不一樣,除了一心放在學習上的,一般同學都要趁著高一功課壓力不是特別的沉重的時候,選上一至兩個社團加入,發展一下自己的興趣愛好,順道結交幾個誌同道合的朋友。
一中的社團發展了這麼多年,已經有了一套比較建全的機製和流程,比如,每個社團都有自己的指導老師,這些老師有些由本校的老師擔任,有些則是外聘的。本校的老師就不說了,本市最好的重點高中的老師,雖說不是個保個的水平出色,但就是混事也混得有些檔次。外聘的教師來源則比較複雜,不說個個都是真材實料,但大部分水平也相當不錯,有一些本校的傑出校友幹脆就屬於義務服務的性質。
社團的名目和內容五花八門,常見的如文學社,繪畫社,乒乓球社,園藝社等等,冷門的也不少,比如蝴蝶社,這是專門研究怎麼飼養繁殖各類蝴蝶的。又比如古生物社,這個社團裏集中了一批古生物的狂熱份子。
有些社團的名字聽起來一目了然,有些則冷辟古怪,隻聽名字完全摸不著頭腦,即便是對照著小冊子裏的那三言兩語相關介紹,也難以有個清晰的了解。
因此發展到後來,學生會一般都會在迎新會後專門給這些社團一個時間,讓他們輪番上台進行自我介紹,宣傳和展示,說白了,就是給自己的社團在新生麵前打打廣告,做做宣傳,誘騙一年級的新生們踴躍報名,加入社團。
宣傳部長的話剛說完,各個社團就開始呼啦啦的按著順序往台上衝,個個使出全身的勁頭,講演的講演,表演的表演,高潮疊起,手段頻出,各種或精彩或古怪的段子一個接著一個,有些甚至比剛剛結束的文藝演出還要新穎精彩,禮堂裏除了掌聲還伴著一陣陣的笑聲。
這些社團之所以會這麼賣力氣也不是沒有原因的。每個社團都是有活動經費的,這些活動經費都是由學校每年按照各個社團的成績,按照一定的標準,經過嚴格的審核,再批下去。
而社團的規模和人數恰恰就是審核標準中的一條,怎麼能將這些高一的新生勾到自己的社團中來,使社團更加的發展壯大,才是這些社團如此賣力氣的原因所在。
迎新會結束,安然經過了一番比對考慮之後,最後還是決定加入文學社,社團的指導老師並不是本校任何一位語文老師,而是本市一家女性雜誌的編輯,同時也是一位熱心校友,去年剛參加工作,還是一名職場的新鮮人,很開朗大方的女孩子,善於交際,熱情活潑,隻要社團有活動,都能盡量抽出時間來參加。幾次下來,大家就把原先衛老師的稱呼變成衛姐,叫得好不親熱。
說來也巧,安然假期的時候,還往衛姐任職的雜誌社裏投了一篇稿子,第一審沒過,被打了回來,按著編輯的意見修改了兩回,總算是過了稿。
這會兒彼此說起來,衛姐大笑,原來安然的那篇稿子就是由她一路負責到底的。
有了這層前緣,彼此的關係倒是一下子拉近了不少。衛姐指導起安然來,也更有針對性,讓安然覺得受益匪淺。
其實,安然對很多社團都挺感興趣,比如書法社,攝影社,園藝社……可惜,精力不夠,也就隻能望社興歎了。說到底,安然之所以會選擇加入文學社也不是她對文學就真的熱愛到什麼程度,這裏麵有一半是因為她確實是對這個感興趣,另一半還是希望在期末的時候,能切實的在卷麵上得到一點回報,功利主義還是占了上峰。
就心性來講,吳澤榮就比她純粹得多,他加入了攝影社,並很快就成了其中的鼓幹積極份子,私下裏也是經常將社團的活動掛在嘴上,記在心裏。
一中的這種多彩的校園文化很讓周芳華和鄭曉羨慕嫉妒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