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次再看到那個油漆廣告的時候,安然就不敢再嘀咕什麼了,倒不是她“改邪歸正”了,而是該廣告一開播,李彩鳳就不瞅電視改瞅她了……確切的說,不是瞅,是瞪,那眼神裏的意思可明顯了,你再嘀咕一句試試看?
安小然同學這人身上唯一最俊傑的一點就是特識時務,一見老媽那眼神那表情,明明有一肚子的話,卻是屁也不敢再放一個了。
不讓說話就不說唄,她自個兒放在肚子裏腦補。不讓琢磨廣告裏的兩個孩子的她就琢磨別的。
於是,這位跑偏黨就在廣告裏發現了第二個她感興趣的細節--四位演員頭頂上的紙帽子。
紙帽子這東西,如果細心對比影視劇中的鏡頭就會發現,雖然看起來這東西都差不多,第一是紙質的,第二是可以套在人的頭上,第三這東西都是用紙折的。但是細細觀察也可以看出,其折疊方式和細節上的樣式還是不盡相同的。
安然這個細節跑偏黨在注意到紙帽子之後,她的第一個想法就是對比影視劇中紙帽子的不同之處--要不怎麼說這位是沒事閑的呢,從上輩子一直閑到現在。兩輩子的差別不過就是上輩子把整塊的大把時間浪費在對這些細枝末節的死摳上。這輩子是先記賬,等到有零碎時間的時候拿對這些細節的死摳當消遣。
第一個想法太過變態,也沒什麼值得關注之處。倒是第二個想法在最後轉化為生產力,解決了三隻“垃圾豬”的垃圾處理問題。
不過,要讓安然說,水是源的,樹有根的,第二想法也並不是平白生出的,而是正因為有了第一個想法,在第一個想法的基礎上才產生的第二個想法。正在因為在對比各部影視劇中各款紙帽子的折疊方式的時候,她對折紙產生了一點興趣。然後她突然就從紙帽子想起小時候看見別人用紙折盒子的事,於是,她的第二個想法也就來了--那種紙盒子怎麼折的來著?
天曉得那是怎麼折的。
這所謂的小時候,其實應該追溯到上輩子的童年去,隔了那麼多年,尤其還是這樣一個細小到如此地步的事,她能記得有這麼一件事已經該歸功於她那總是跑偏的注意力了,又怎麼能想得起來那種紙盒的折法。
想不起來沒關係,安然同學自然有她變態的解決方法--找不到方法沒事,不是還有圖書館嗎?再說,她的男盆友可是開連瑣書店的,資料的來源可是大大的。
於是,這個變態那陣子最大的愛好就是手邊隨時帶著一本折紙書。
折紙這東西,在後來的網絡時代,安然也順便瞄過兩眼,知道在國外,有許多成年人的折紙愛好者,還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有的流派把折紙發展成了一項藝術,有的流派則把折紙當成了一項變成了一項益智類的遊戲。後來這些潮流也影響到國內的一些折紙愛好者。但是在此時的國內,在安然所知道的範圍內,人們更多的還是把折紙當成了哄小孩兒的一種遊戲。所以,人們更經常看到的是某個高中女生成天帶著一本花花綠綠的,專門針對幼兒園小朋友的折紙書招搖過市,要有多幼稚就有多幼稚。
可人家男盆友喜歡,江傑雲摸著自家女盆友的狗頭,無限憐惜的說,“我們家安小然真可愛~”
而他家女盆友的好盆友楚飛飛則搖著頭,用一種不可救藥的眼光看著安然歎道,“你可真變態。”
可愛也好,變態也罷,安然一如既往的在跑偏的大路上一路狂奔不回頭,別說,也不知道在翻到第幾本折紙書的時候,她終於找到了記憶中的那種折紙盒的方式。
那種紙盒折疊方式並不難,能教給幼兒的折紙又能有多難呢?安然在動手能力方麵不能說很強,但也絕稱不上笨,照著圖樣折過一次也就上手了。
上輩子經常在網上掛的安然閑著沒事的時候也逛過一些紙盒迷的網站,各式各樣的紙盒,有方的,有圓的,有多邊形的,其中有不少就是折疊出來的,隻不過,那些紙盒折疊方式都比安然所學習的這種複雜,那種用漂亮的硬紙折出來的紙盒個個都像是藝術品,既有欣賞價值,又有實用價值。
安然這人說到底,還是比較實際的,哪怕她在細節跑偏又死摳變態,但在這輩子開始決心積極向上之後,哪怕是玩樂也希望可以將其挖掘出一點價值來,哪怕不多,一點也行,或者是上輩子浪費了太多的時間,這輩子有了心結,才有了這種近乎掩耳盜鈴,自欺欺人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