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鍋的主料鹵肉,這個也是現成的,為了隨時準備打發三隻大胃袋的食肉動物,無論是在家裏,還是出門在外,隻要條件許可,安然就要大量的鹵上一些鹵味,這真是快手又省力的好東西。
第三鍋的主料是臘味,所用的臘腸就是津源本地的,經過安然他們上一次來津源,在本地大量的試用後,找到了一家小店,所賣的臘腸味道十分有特色,店主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太太,據她自己本人說,她的這家小店是從婆婆手裏傳承下來的,前前後後加一加,也算得是有了曆史的百年老店。上一次,他們就是買上了很多,大部分帶回家裏慢慢吃,小部分當成土特產送人。
而按吃貨們的說法就是,上一次天氣太熱,在保存上很不方便,不敢帶太多,這一次,他們一定要大買特買,打包回去幾大紙箱,回去以後真正的做出慢慢吃,反正他們不缺保存的地方。
為此,他們今天的行程也是非常具有特色,上午的時候直接四處采購--過年過節的時候,很多商鋪的營業時間都大大縮短,一般到三點多鍾,就都紛紛打板歇業,店主回家過年團圓去也,所以,他們也隻得趁著上午的時候展開他們的大采購行動,然後去火車站買票,順便提前辦理托運,省得明天一早趕早班車托運來不及。
安然一邊給鍋底沫油,一邊歎了口氣,她就說吧,吃貨們這一輩子倒是有口頭福了,可是你看看,每天花在口腹之欲上的時間就比別人多出好多倍。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誰還沒個愛好呢?
吃貨們的人生追求和業餘愛好就是一個字--吃!
抹好了油,加米加水,開始上灶悶飯。
同時準備一會兒要加入鍋裏的各種菜色,如前所說,煲仔飯中的菜色沒有一定之規,手邊的食材多的時候,什麼各色蘑菇,木耳,黃花菜,青菜,海鮮,雞蛋等等配料隨意往裏加,東西少的時候,隻放主料,不放任何配料也可以吃得很香甜。
而對於正在漸漸收尾,準備收拾行李開路回家的安然他們來說,煲仔飯還有另一個優點--可以很大限度的打掃食材,差不多的都往裏麵扔,這也是安然選擇做煲仔飯的一個重要原因。
準備好放入煲仔飯的食材,下麵就是再涼拌幾樣小菜,切點熟食。
菜拌好,熟食裝盤的時候,飯也差不多開始收湯了,可以開始放主料和一些需要時間比較長的配料,到這一步的時候,三個吃貨照料在旁邊不厭其煩的對安然叫嚷著,並十分認真在旁邊守候著,生怕安大廚一時不小心把肉放少了!
安然一見他們這副沒出息的模樣就沒好氣,照例的要陰陽怪氣的哼哼上一聲,你們以為我是後媽嗎?
三隻吃貨敢怒不敢言,還得嘿嘿的賠笑,心說,你當然不是後媽,你連媽都不是,所以,我們才怕小姐您一個不高興來個打擊報複啊!
主要是安大廚這貨有十分嚴重的前科,這一點,三隻吃貨知道,安大廚自己當然也知道,隻是知道是知道,他們依舊還是樂此不疲的做著這種心知肚明的遊戲。
在飯桶星人們的監督下好“肉”,接著鋪入特別提味的薑絲,加一個……啊不,是幾個,吃貨太多,一個蛋還不夠分的--所以,安然口中的小鍋,其實在普通人家看來,可是一點都不小。同時再沿著鍋邊調入少量的油,接著調小火,小燜一會兒,大致三五分鍾就可以了。
江傑雲和公雞兄喜歡吃鍋巴,所以,有一鍋燜的時間要稍長一些,另外兩鍋差不多就可以關火。
關火後,接著再燜上十多分鍾,趁著這會兒功夫,安然可以慢條斯理的調醬汁。
煲仔飯好吃不好吃,火候固然很重要,不過,安然覺得這醬汁也一樣很重要,否則它就跟上輩子她發懶時做的雜燴飯也沒多大區別,反正都往飯上扔東西,利用熱水烘熟而已。
一些開水,醬油,熟油,糖,味精,料酒,香油,調在一起作成醬汁,這其中的關鍵不是在配料的樣數多少,而在對配比量的把握上。
其實,很多時候,這也是做菜的關鍵,明明是同樣的食材,同樣的調料,甚至是同樣的火候,但有人做出來賣相倒是可以一看,但味道就普普通通。而有的人做出來,就是活色生香,色,香,味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