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鍾繇心思(1 / 2)

說得卻是建安七年,馬家隨鍾繇首攻並州高幹一事!

那時袁紹已亡,袁尚遣郭援、高幹等略取河東,曹操便使鍾繇率關中諸將討伐他們。龐德隨馬騰之子馬超在平陽抵禦郭援、高幹,龐德擔任先鋒,進攻郭援、高幹,大獲全勝,更親斬郭援首級。據《魏略》記載,龐德親手斬得一顆首級,不知這便是郭援。戰罷之後,眾人皆指郭援已死而不能得其首。然而龐德於晚後方才於弓鞬中取出一顆頭顱,由於郭援是鍾繇之甥,因此鍾繇見其首而哭。龐德便向鍾繇賠罪,鍾繇道:“郭援雖是我甥,但他始終是****。卿又何須賠罪?”因這次戰功,龐德被拜為中郎將,封都亭侯。

“既是忠義之士,若馬孟起不行善事,以致兵馬散、將侯亡,則何言非是吾等可間也!兼且,令明,大將也,有怎麼能夠不明事理,從而自取滅亡哉!如此一來,縱不能間其歸吾等所用,但也亦有可能使其兩不想幫也!隻是此事,尚待時日,時機!”傅幹昂首言道。顯示了他對於促使馬龐進一步分裂、不和的信心,和看好的態度。

“哈哈,彥材所言是也!縱令明受馬衛尉之恩,但同馬偏將關係無多也!若是馬偏將恣意妄為,以致其眾兵將盡數陷於眾危之地!令明焉有不思馬偏將嫉妒之心、排擠之意乎?!若此,則事可期也!隻是不知馬偏將嫉妒心幾何也!”杜襲讚成言道。

“是極是極!”傅幹撫掌笑應道。

杜襲和傅幹對於此事的言論,表示了他們對於背後曹操的極大信心,同時也表現出了他們對於功勳的渴求之心。而鍾繇本就偏向馬龐不和,可從中行事之心態,如今聞言,更是穩定了心中之所想,最後的那點顧慮也被消耗殆盡了,其又看向賈逵,想從他那裏得到些許言論!

“二君豈不是將情況估計的過於樂觀了,先不論龐令明能否為吾等所間,就是能夠行之,現下之條件也不足夠的成熟,若是執意行此事,則必然會引起他的反感之意啊!於事無補,更有可能打草將蛇!”賈逵並沒有為傅幹和杜襲所描繪的美好未來而迷倒,理智分析道,頗為中肯。

“嗯,不過梁道所言過於中庸!豈不聞‘時機’之說,時也,機也!稍縱即逝者,如是不能於時而行事,則時候千百般悔之不及也!”傅幹反駁道。

“如此,今時可有機否?無機之時,何來時機!?吾非是不同意相間行事,隻是不同意未明事實前而貿然行動也!”賈逵針鋒相對道。

“未明事實,汝欲懷疑鍾公所得之情報乎?當下如吾所見,當下即有時機也!馬家大將死、兵卒折、主將不和;張橫、馬玩兵伐已起;候選布碟文於三輔,虎視眈眈。如此不是機遇,何種才是機遇?”傅幹也不讓步,擺事實言道。

“嗬嗬,鍾公情報自有其實,然‘情報’亦有可能非是事實啊!再者關中群雄兵勢再起,亦非吾等一郡之兵所能討伐的!眼下曹公南下,大軍隨之,吾等能穩守弘農、潼關即是大功也!”賈逵不卑不亢的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