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郎突然之間帶著烏雛公主離開了長安,刑部侍郎潘勇被以包庇罪關進了大牢,關禦瓊對其施以極刑,但還是沒能問出白玉郎的下落。那夥突然在‘宏宵殿’裏刺殺薛太後的高麗人也被抓了,關禦瓊沒有給他們麵子,一個個全都遣返回關外,若不聽從,格殺勿論。至於薛盈燕,關禦瓊將其軟禁在寢宮內,不得與任何人接觸,薛盈燕此時與在冷宮中的關曾萍並無二異。
三天後關午慶的喪事終於也在長安城外開始辦理,賈樂花的親友們也都趕到了長安,關禦瓊忙著接待他們,讓皇上齊禦稍稍有了口喘息的機會。
城中那些不慢關禦瓊的官員們被秘密叫到宮中與皇上密談,既然是在宮中,自然是會被‘十六衛’們發現,密談結束後,有不少官員被蕭子謙和蕭花雲抓住。關禦瓊正忙著應付賈家的人,自然是沒有時間去管他們。將他們關押了兩天問出皇上齊禦與他們說了些什麼後,就給放了,這給齊禦造成了不小的打擊,自己在皇宮裏已經沒有絲毫秘密可言了。
就在這天,關曾河領著川蜀士兵們終於回來了,總計十萬的大軍!浩浩蕩蕩的來到了長安!
“福州‘思王’王皓、南海‘玉駿王’司徒向、大理‘自王’赤爾色,以及太原‘平王’陳台國,以這四位藩王為首,中原以及關外的各個勢力都對長安虎視眈眈咯。”
“父親,午華離開長安,要不要告訴曾河?”
“我早已派人送信給他,午華逃出長安,最有可能的,就是去關外找他父親,他的事情不著急,急得是眼下該如何應付各路諸侯。”
長安城內,關禦瓊難得清閑一回,帶著回到長安的關曾河逛街閑聊,想想辦法該如何應付這幾位藩王。這些藩王們的先輩們都是開國擴疆的有功之臣,受開國先皇恩典封地,可在自己的封地內享受君主般的待遇,還可自持部隊,鎮守一方。這些藩王們雖不常來長安,卻也知道,當今聖上乃是一傀物,真正掌控長安甚至朝廷決策的人,是關家的關禦瓊。沒有別的,誰叫關禦瓊是三代老臣,又功勳傑出,本國上下已無第二人能出其右,加上關家在長安經營多年,早已滲透進了長安各個階層,關家在長安不是第一,那也絕倫不上當今聖上齊禦啊。
各路藩王早就想將關家攆出長安,他們在以救駕為名帶兵入長安學關家挾天子以令諸侯,他們可沒有關家那麼多的顧慮,畢竟他們本身就是一方諸侯,有自己的部隊甚至是小朝廷,手裏邊的能人異士也是數不勝數,你不服我,我就打你!打到最後,誰就是新的皇帝。
當然,也有些藩王不願參與這些爭端,寧願守著自家的產業安安生生當自己的土皇帝便好了,比如願意複議關家的長春‘虎國王’樸巾逸,他本也是高麗人,不過卻是‘太周’本土是少數民族一員,他乃是先皇所封,後來先皇駕崩,他卻自願投身關家,幫助關曾遠在關外鞏固權威勢力。
還有太原‘平王’陳台國,他封地太原,自然是要負起抵禦蒙古人的職責,所以他與關禦瓊這個兵部尚書多有來往,卻又不肯屈居於關禦瓊之下,所以他倆的關係亦敵亦友,敵是政見不同,友,是陳台國欽佩關禦瓊的用兵之道,太原的守軍布置,陳台國全都聽了關禦瓊的建議,才能如此安穩的抵禦蒙古人的侵犯。
藩王們都送信來長安,都已‘攘王’齊索叛亂為由,唯恐聖安,想來覲見皇上。齊禦一時拿不定注意,這些藩王們肯來那是極好的,因為這樣就能讓關家惶恐,可他們來了,要是不肯走了,那便是引狼入室啊。
長安裏頭所有人都頭疼於此事,而早已離開長安的玉郎一行人遠離了朝廷裏的紛爭,開始遊山玩水了。倒不是玉郎沒有良心,才離開長安就忘記了要救姑母薛盈燕,但此時有何辦法呢?總不能又回到長安,殺進皇宮裏去吧?
一行人一離開長安一路北上,到了銅川,距離目的地榆林還有很長一段路,玉郎給了些銀兩打法走了趕車的人,他身上的傷也好的七七八八了,能夠自己駕馭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