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雙手合什又念了聲“阿彌陀佛”,這才放下手來,眉飛色舞地說道:“客官,我們這一片土地風調雨順,外賊根本不能侵入,也不敢侵入,據說在我們這座大山旁有一個“響馬槽”,每日發出萬馬嘶鳴之聲,還有山神娘娘守護著,從沒有一個賊人膽敢進來。”
銀若宸聽她說得玄乎,想這婦道人家,並不懂得什麼,唯有推崇這神乎鬼怪了,他可是不信這些的,當即隻是微微笑了笑,不以為然,並沒有多話。
“客官,你瞧。”哪知這婦人卻指著不遠處的半山腰說道,“那山神娘娘就居住在那裏,有時半夜都會發出怪叫,曾經有樵夫到過那兒,隻看到鬼影飄飄,當即嚇得屁滾尿流地跑了,還有許多惡人,南冥國胡人到了那兒,全都遭到了懲罰,那邊的村莊都說深山裏鬧鬼,可後來漸漸的,他們就發現,那不是鬼,是山神娘娘了,每逢有胡人入侵,或有天災人禍時,她都會在山頂上現身,預告附近村莊的人,那些附近村莊的人有了山神娘娘的警告,早早就做好準備藏起來了,免遭侵擾,我們這一片山莊在山的腹背,更是被她保護起來了,從沒有受過什麼災禍,因此我們這裏的鄉親都不願搬走,有了山神娘娘的庇護,我們不用遭受顛沛流離之苦,放心地住了下來,真要感激山神娘娘呢!"
老嫗隻管絮絮叨叨地念著,又雙手合什虔誠地躹了個躬。
楊路聽得十分神往。
銀若宸目光深遂,望著大山裏麵沉吟不語。
老嫗得了銀若宸的銀兩,高興不已,當下滔滔不絕地把自己所知道的一些事全都倒竹筒似的說了出來,銀若宸認真聆聽著,不時微微點頭附和。
天色很快就暗了下來,山風狂嘯,整個天空猶如罩著一口黑鍋,陰沉得可怕。
"阿彌陀佛,這天又快要降大雪了,這山裏啊常年雨雪交加,陰冷得很呢,臘月快來了,客官要是有什麼要事趕緊辦完離開這裏吧,這裏地廣人稀的,可不好呆啊!也不知我那二個孩兒打柴回來了沒有。”老嫗望著外麵陰沉的天空,好心地念叨著。
銀若宸瞧著風雪又要漫天而來,知道今日再也瞧不出什麼來了,便辭別了老婦人翻身上馬朝回路走去。
“王爺,這深山裏真的有山神娘娘嗎?”駿馬經過那座大山底下時,二人停了下來,楊路神往地望著煙霧纏繞的半山腰,帶著一絲憧憬地問道,問完又自言自語地道:“如若真有,這山神娘娘一定很美吧,要是能見見多好。”
銀若宸聽得撲噗一聲,忍不住笑出聲來,望著楊路那神往的模樣,嘲諷地說道:“你這小子,色心倒不小,連神仙都不放過,放心,等本王把營寨駐紮在此後,一定派你上山瞧個明白,你若不能帶回一個山神娘娘來,看本王不剝了你的皮。”
楊路一聽,哭喪著臉,哀號不已,連連討饒!
跟在銀若宸身邊多年,早就熟知了他的牌性,可當他聽到銀若宸要把營寨駐紮在此地時,還是驚訝不已,滿心不服地說道:“王爺,您不也相信有山神娘娘麼,否則怎麼會把營寨安在此地呢?”
銀若宸瞅了他一眼,一臉不屑,說道:“你個小子懂個啥。”說完用手指了指這一大塊地方,莫測地問道:“你道我真信這裏有山神娘娘庇護?”
“那王爺為何要把營寨單駐紮在此地呢?”楊路見銀若宸並不相信老嫗之言,滿心不解地問道。
這一路沿途都設有兵馬,但王爺把自己的營寨設在此處卻很令他不解,此處再怎麼看也不是作戰的絕佳地理位置。
耳內卻聽到銀若宸胸有成竹的哈哈一笑,朗聲說道:“你這小子跟在本王身邊多年一點長進也沒有,這下要好好學習了。”
說完策馬上前,凝視著山間,緩緩說道:“這座山四麵圍繞,形成一個合抱之勢,地勢險駿,常人根本跨不過來,你想想這一帶百娃不堪其擾都己搬走,唯有這附近的村民能安全穩居下來,這是為何?”
銀若宸說到這兒攏了攏狐皮大氅,微微一笑說道:“這道理很簡單,必是因為賊人還沒有找到一條好的方法繞過山到這邊來,或者說根本就沒有這樣一條道,他們無法入侵,這裏是他們的致命弱點,本王豈能錯失此等好事,選在此地做為營寨,上上之策,到時聲東擊西,打他們個措手不及,剩勢追擊,收複失地,還我們北冥國大好河山。”
銀若宸說得毫情壯誌,楊路那是聽得目瞪口呆,原來這裏麵還有這個玄機在,難怪王爺會走進這個山村了,看來王爺在觀察地形時早已一目了然了,果然不愧是銀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