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壽晏之四 壽禮(2 / 2)

銀若宸和銀親王扶著瑞姑姑忙迎了出來。

頓時銀王府大門洞開,所有人全都站在正殿大門前相迎。

寒菱抬頭一望,嚇了一跳,好個氣派場麵!東大街上二旁站滿了密密麻麻的禦林軍。

宋元帝正率文武百官,浩浩蕩蕩向銀王府而來。

這絕對是一支龐大的隊伍,其中禦林軍精壯旗校八百餘人,有五百人專管護衛宋元帝所坐的輿輦,有三百人專管擺執駕儀及承擔壽禮等職責。還有扈駕官軍百餘人,執武陳駕儀用了百餘人,駕前駕後各有上百武官,駕左右各有上百大內密探,把宋元帝緊緊地圍在當中,真可謂萬無一失。

寒菱看得驚詫萬分,想起上次他微服私“玩”,雖有隨從,絕不如此誇裝。

他到底是來祝壽呢!還是來示威呢!

如此包裝,隻能說他畏懼銀王爺,心存顧忌,否則不用如此大張旗鼓了!

雖然各式豐盛的壽禮,排滿了整個東大街,看似恩寵無限,個中滋味也隻有他自己清楚了!

步輦漸漸近了!

寒菱瞧見宋元帝蟒袍加身,尊貴無比地端坐在步輦上,目不斜視,一付正人君子樣。

他君臨天下的威嚴無處不張揚著,比起那日晚香樓所見,簡直天上地下,相距甚遠!

宋元帝步輦停穩在王府門口。

“臣等恭迎皇上,願吾皇萬歲,萬萬歲。”

銀王府在銀若宸的率領下,黑壓壓地跪了一片,參拜聲響徹雲宵。

“平身。”宋元帝威嚴無比地說道。

寒菱眼見他道貌岸然,人摸狗樣地在前呼後仰的侍衛簇擁下來到了瑞姑姑麵前,忙低下頭去,低頭的瞬間瞥見太妃娘娘一道嚴厲探究的目光朝她射來,寒菱心知肚明,隻是低下了頭,默然。

“老壽星,快快請起!“宋元帝忙和顏悅色,麵帶恭敬地說道。

“謝皇上。”瑞姑姑久病未愈,喘籲籲地回道。

銀若宸和銀親王慌忙起身攙扶起了她。

此時諾大的銀王府內全嚴戎備,所有祝壽的達官貴人,上至官宦之家下至商賈妖流,全都從側門而入,流水席內外有別,擺滿了西側大街整整幾條長街。

隨同宋元帝的有護國公劉尚卿、成國公朱孝忠、京山侯崔永元、大學士夏言……,同時,在宋元帝身邊近侍的隊伍中還有一個一身道服打扮的人,那就是由護國公推薦、新近得寵的道士陶仲熏。

銀若宸和銀親王攙扶著瑞姑姑朝正殿而去,行完儀式,就朝王府正中的別院館走去。

壽宴設在王府的別院館內,淡雅相宜,動靜相結合,既能欣賞王府園內風光,又能望到戲台,風景獨好!

眾人一路上陪著宋元帝說說笑笑,不時能聽到他爽朗的大笑聲!

宋元帝似乎興致頗高,不時恭敬地詢問著瑞姑姑的身體狀況,時不時地提點著要保重身體之類的話語。

氣氛隨和融洽!

聖駕一行行至王府中線主軸典寺屋時,忽然有一股旋風總是繞著聖駕來回地刮。

宋元帝一見疑惑不已,所有的人都感覺到了這股風的詭異。

“道士,此風怎麼回事?主吉或凶呢?”宋元帝心下生疑便朝身旁的道士陶仲熏問道。

寒菱朝那道士瞧去,卻見他骨骼清瘦,眼光精練,滿臉紅光,益氣風發溢於言表。

隻見他默默地算計了—下後,回答說:“回皇上,此乃主火也。”

眾人一聽都大驚失色。

寒菱見此處是個穿風口,旁邊幾所殿宇偏東北向,有股風確實不足為奇,隻是今日或許人多,或許將要變天的緣故,這股風確實有點邪氣,流邊的時間頗久而已。

宋元帝一聽說又要著火,心中不免恐慌,曾記得十年前,後宮也曾招火,當時後宮嬪妃死傷無數,而當時的王皇後也是喪身在火海中,不久後先帝便病逝了。

“可有何法避免?”宋元帝憂心忡忡地問道。

“回皇上,火終不免,可著人嚴護聖駕。”陶仲熏沉吟著說道。

寒菱聽得暗暗好笑,現在時值隆冬,天氣幹燥,若真有火,理當防備才是,單單護住聖駕,難道全天下的人命都不算命了,徒有皇帝一人的命才是人命麼?

“皇叔,你以為呢!”宋元帝扭頭問銀若宸道。

銀若宸朗聲一笑說道:“皇上,此乃自然現象,大可不必驚慌。”

陶仲熏臉色暗了暗。

寒菱在旁悄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