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民以食為天(1 / 2)

此言一出,趙匡胤的臉色沉了下來。崔浩這話意味深長啊,在趙匡胤看來,這就是典型的崔浩在替我說難聽話。趙匡胤不悅道“崔公子的意思,就是讓這幾十萬饑民自生自滅了?隻怕到時候窮極思變,發生一些我也控製不住的事情。我與他們也隻是義氣相投,到時候他們為了活命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可別怪我沒能力阻止!”

我一看場麵要糟糕。趙匡胤可是有過“不能阻止部下”的先例。當年陳橋兵變,他就裝糊塗。指使手下士兵強逼自己當皇帝,黃袍加身之後還說自己都是無奈的。現在這話裏話外就是不給糧食就要自己搶啊。

我趕緊打圓場道“崔先生也隻是說出實際困難之處。這幾十萬人的吃飯的確是個大問題。這樣,我們先把主管糧草的官員叫來。問清楚還有多少存糧,我盡全力供應。隻要我史奮強還有一口吃的,就有老百姓一口吃的。”

趙匡胤聽我話十分誠懇,也沒有異議。當下我就讓傳糧草官進來。這人進來我就樂了。原來這管糧官竟然是時遷。齊國長史是史可法,但是他兼任河內太守,坐鎮後方。這隨軍糧草官也是他任命的。沒想到史可法派了時遷這個賊祖宗來管糧草,這不是老鼠看家嗎?不過隻要他盡忠職守,想必還沒有哪個賊能瞞過他去。

時遷進來見禮完畢。我問道“現在城外饑民數以幾十萬眾,我們如果全力供應糧食,能支撐多久?”

時遷一雙小眼睛滴溜溜轉了幾轉,答道“殿下,我們所帶糧草原隻是照著三萬人供應。藍田城裏還有一些存糧,但是也不多。可是我卻知道有兩處存著許多糧食,足以讓饑民渡過難關。”

我本來不抱希望,家裏有多少糧食我是知道的。沒想到時遷竟然給了希望,我趕緊問道“哪兩處?“趙匡胤和崔浩也是側耳傾聽。

時遷答道“這第一處就在藍田城裏。這靳準為首的漢國群臣,都是關中的大地主。一個個都是富可敵國的主。隻要讓他們把莊園裏的糧食捐出來一部分。不用多,就可以支撐月餘了。“

我一聽完,頓時看了看身邊的崔浩。之前被冉閔綁架路過崔浩的莊園,這些豪強地主的奢靡生活我是親眼見識過得。時遷所說不假,隻要他們吐出一些來,肯定足夠饑民支撐一些時間了。何況藍田城裏漢國大臣數以百計,這就是個喘氣的金山啊。看來,無論什麼年代,遇到饑荒。打土豪,分田地都是百試不爽。

但是坐吃山空,就算他們再有糧食,這幾十萬人去吃,隻怕也撐不住啊。我又問時遷道“那這第二處呢?“

時遷看著趙匡胤微笑道“這第二處就是長安城。劉聰雖然暴虐無道,但是他一心想要一統天下。長安的倉庫裏儲存了大量的軍糧。他在洛陽還沒有開打,就遇刺身亡。軍糧都在倉庫裏沒有動。我們隻要攻下長安城,自然就有糧食吃了。“

時遷這話,就是衝著趙匡胤去的。幾十萬饑民,換個角度看就是幾十萬軍隊。這些人的另一個身份本來就是乞活軍,平時攻打劫掠的州城府縣也不少。崔浩順水推舟道“糧官說的有道理。我們坐吃山空,總不是長久之計。隻要攻下長安,平定關中。不隻倉庫裏的糧食可以暫緩燃眉之急。而且我們大齊就可以建立政權,讓百姓能夠種田吃飯,過上太平日子。不知趙先生意下如何啊?“

意下如何?能如何。趙匡胤原本也是胸懷天下的人,自然一口答應。於是當下議定,他挑選乞活軍中的精壯,與我合力攻打長安城。

但是眼下卻還是要先想辦法從靳準這些大土豪嘴裏要出糧食來。談生意,自然就要請客吃飯。正好我從馬可波羅那買了不少胡椒之類的香料,於是我就苦思冥想的回憶了半天,竟然也像模像樣的調出了麻辣火鍋底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