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想知道]
人和動物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逐漸適應了當地的環境,使體內外所受的壓力相等,所以在一般情況下就感覺不到大氣壓力的作用了。
生長在海洋深處的魚類,在那裏受到的壓力比海麵上大幾百倍,但由於長期演化,它們已適應這種環境。如果把捕獲的深海魚拿到船上或陸地上,這些魚就會從裏向外脹破,這是因為魚在地球表麵所受的壓力比在深海中所受的壓力小得多的緣故。
磨刀的時候加水是為降溫
以免損壞刀嗎?在嚴寒的日子裏,手指常常僵硬得不聽使喚,這時候我們往往把兩手來回摩擦,慢慢的手就暖和起來了。摩擦生熱的原理,人類很早就應用在實際生活中了,鑽木取火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磨刀的時候,刀在磨刀石上來回的磨,就產生出很高的熱;如果在砂輪上磨刀,那熱度就更高。刀在製造的過程中,為了增加鋼的硬度,一定要經過淬火,而磨刀時發生的熱,起了退火的作用,使鋼的硬度減低。
怎樣才能既磨了刀,又不損壞刀呢?也就是說,怎樣去解決摩擦中產生的高熱問題呢?隻有請水來幫助了。
磨刀的時候,因為加了水,所以摩擦的高熱,也轉嫁到水裏去了,而水在高熱下蒸發著,這樣就避免了刀因過熱而損壞。在磨刀石上用手磨刀的時候,我們隻要加點水就夠了,因為這樣磨的速度畢竟很慢,熱量也就不大。
[我還想知道]
摩擦,究竟能產生多大的熱呢?這個問題很難用一句話來回答。隻要看看夜空的流星,就可以獲得一些啟發,流星的燃燒,就是熔點很高的星際物質在空氣中摩擦的結果!
火箭高速度在大氣中飛行的時候,外殼常常會因摩擦發熱而損壞,科學家將一些液體材料,貯存在火箭殼裏,殼上開了細孔,當火箭過熱的時候,液體通過細孔蒸發出來,這樣就降低了火箭外殼的溫度,而能夠保證火箭的安全飛行。
紙放久了發黃是木素和色素
產生變化的結果嗎?當你拿出幾年前看的小人書或者幾年前的報紙時,會發現這些舊報紙、舊書籍又黃又容易破。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造紙的原料是紙漿。紙漿裏主要是植物的纖維,但裏麵也夾雜著一些木素和色素。純淨的纖維素顏色是潔白的,而木素不僅會變顏色,而且會變得又硬又脆。在生產過程中,雖然工人們盡量設法去除這些影響紙張壽命的木素和色素,但它們仍難免留存在紙中。當紙放久以後,木素在陽光的照射和空氣的氧化下,逐漸發生了變化;在此期間,色素也會發生變化,這時紙張就會變得又黃又脆了。
[我還想知道]
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發明家蔡倫發明的。公元285年,我國的紙張和造紙術開始傳到越南和朝鮮等地。
公元610年,中國的造紙術傳入歐洲,給歐洲的文化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過去,歐洲人的《聖經》是寫在羊皮上的,據說抄一部《聖經》要用300多張羊皮。後來用中國發明的紙張,就省事多了。
汽水裏的二氧化碳向外跑就
出現了氣泡嗎?打開汽水瓶,會看到裏麵氣泡翻騰,這是由於汽水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氣體造成的。
汽水廠的工人們用很大的壓力將二氧化碳溶解在水裏,將水裝入瓶子並密封。當打開瓶子時,外麵的壓力小,汽水中的二氧化碳就會向外跑,因而就產生上麵的現象了。
[我還想知道]
世界上第一家可口可樂飲料公司是由美國人阿薩·壩德勒在亞特蘭大開辦的。他本人被譽為“可口可樂之父”。
1886年,有一位叫彭伯頓的人在無意中配製出了一種被稱為可口可樂的飲料,頗受不願當酒鬼的先生們的歡迎。阿薩在連續喝了兩年可口可樂後,偏頭痛居然逐漸好了起來,於是他決定買下可口可樂的專利權,將其變成一種大眾飲料。
紙會洇水原因在於紙中有毛細管嗎?
當我們用鉛筆寫字的時候,對紙的洇水與否沒有什麼感覺。當我們學習用鋼筆寫字時,就會感覺到在有的紙上寫起字來光滑順暢,而有的紙卻會洇水,使紙麵上的字跡模模糊糊。
雖然看起來紙麵是光滑而緊密的,其實紙的纖維裏存在許多我們肉眼看不見的毛細管,它像莊稼的根須一樣很能吸水。當紙接觸到墨水時,水順著毛細管滲透開來,於是紙麵上就出現了洇水,有時還會影響到背麵,使紙麵上很不整潔。
但是,也有好多紙不洇水。這是因為在造紙時在紙漿裏加進了一些膠料,或者在紙的表麵上塗上了一層薄薄的膠質,這樣,這些紙就具有一定的抗水本領,所以,這樣的紙就不洇水了。
[我還想知道]
在紙出現之前,人們記事寫文章都是用竹簡或絹帛,很不方便。
紙的發明,使人在的信息記錄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可以說當時人們使用紙的意義和20世紀發明的磁記錄材料和光記錄材料有著同等的重要意義。
厚玻璃杯受熱時容易爆是因為
不能均勻膨脹的緣故嗎?可是你不要以為用厚的玻璃杯就可以避免這樣的意外,其實,事情恰恰相反,越是厚的玻璃杯,倒是越易爆破。原來,爆破的原因,是由於玻璃不均勻膨脹。把開水衝到杯子裏的時候,杯子的內層先受到熱,立刻就脹大了,而它的外層還是冷的,沒有脹大,這使裏麵的玻璃拚命往外擠,玻璃杯就擠破了。薄的杯子,因為它的內層和外層同時燙熱了,達到同樣的脹大,這樣就不易炸破了。
但是,在嚴寒的時候,由於杯子外層的溫度太低,即使是薄的玻璃杯,有時也還會產生不均勻的膨脹,把杯子炸破。要避免這種情況,也很簡單,隻要先把杯子在溫水中浸一浸,這樣衝開水的時候,杯子內外層的溫度不致相差太大,也就不會炸破了。
[我還想知道]
水中含有碳酸氫鈣和碳酸氫鎂,遇熱後變成白色的碳酸鈣和碳酸鎂,因其不溶於水而沉澱於鍋爐底部,成為水垢。水垢阻礙熱量的傳遞會浪費燃料,如果熱量傳遞不均勻,就會引起鍋爐爆炸。
當我們向下壓氣壓式暖水瓶的瓶蓋時,蓋子裏的空氣被壓在瓶蓋時,蓋子裏的空氣被壓進暖水瓶,使瓶內空氣壓力增大,水流沿著細管被壓出;鬆開手,氣壓減小,水流中斷。
磨砂玻璃淋濕後會透明是因為水
填進了毛麵上的低凹部分嗎?你見過磨砂玻璃嗎?它和透明玻璃有什麼兩樣?
隻要用手去摸一下,就知道它有一麵跟細砂皮一樣,毛糙不光,所以它又叫毛玻璃。
因為它有一個毛糙麵,雖然可以透光,但是隔著它就看不清對麵的東西。浴室和廁所的窗裝了毛玻璃,可使室內光線充足,但是室外的人卻看不到室內的東西。
為什麼毛玻璃會有這樣的性質呢?原來光線穿進玻璃和穿出玻璃都會產生折射,如果玻璃的兩個麵都是平滑的,兩次的折射都很有規則,我們隔著玻璃也可以看到發光的物體。毛玻璃有一麵不光滑,它使經過的光線無規則的散亂開來,所以隔著毛玻璃就看不見物體了。
如果毛玻璃灑上了水,毛糙麵上沾了一層水,水填進了毛麵上的低凹部分,使整個外表變成了光滑的水麵,光線穿過它就折射得比較有規則了。這時候,毛玻璃就改變了半透明的狀態,隔著它也可以看到發光的東西。等到水蒸發完了,毛麵幹燥了,它又恢複了半透明的原狀。
不過光線穿過毛麵和水的接觸處,還存在著一部分不規則的折射,所淋濕的毛玻璃並不能像普通玻璃一樣的透明。
[我還想知道]
把大光度的電燈泡改用磨砂燈泡,能把室內照得一樣明亮,當我們注視燈泡時,由於看不到過亮的燈絲,就不致眩目耀眼。因此隻有在需要透明,但又不需要看見東西的地方才用毛玻璃。
如果淋濕的是磨砂玻璃光滑的一麵,不是毛糙的一麵,那就根本沒有變化,仍舊和原來一樣半透明。
兩塊玻璃是因為它們中間的水把
空氣擠壓出去而不易分開嗎?請你做兩次實驗:第一次,把兩塊玻璃合在一起,然後再把它們分開,你一定覺得,兩塊玻璃很容易分開。第二次,你先在一塊玻璃上放一些水,把另一塊玻璃合上去,當你想把它們分開時,你一定會感覺到,兩塊玻璃就很難分開了。
為什麼在兩塊玻璃中間加了水,就不容易分開呢?這裏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我們知道空氣有重量也有壓力。兩塊玻璃合在一起,當中有空氣,玻璃當中的空氣和玻璃外麵的空氣壓力相等,所以容易分開。如果兩塊玻璃中間有了水,玻璃與玻璃之間就沒有空氣了,但玻璃外麵還是有空氣的,玻璃外麵空氣的壓力把兩塊玻璃緊緊的壓在一起了,所以就不容易把它們分開。
[我還想知道]
新鮮的蛋,裏麵的空氣很少,它的比重比水大,所以能下沉。
壞蛋因為放的日子過久,一方麵它的蛋白質腐敗了,產生很多的氣體;另一方麵蛋裏的一部分水分又從蛋殼的小孔裏蒸發掉。氣體蒸發了,蛋的重量就減輕,比重減小,自然就浮在水麵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