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賽詩(下)(1 / 2)

“既然荀公子和高將軍都已經來了,那麼就開始比試吧。”曹嵩微微一笑,說道。

高將軍?荀年心底微微一奇,難道自己身旁的青年就是那個守城有功的高順?

荀年之前所被告知的是:曹嵩有意納自己為婿,然曹操所看中的妹婿人選另有他人,所以今日相約二人共赴曹府,來進行一場文才比試,勝者即可娶得曹家小姐。

不過荀年並不知道他的競爭對手身份為何,隻當也是與自己一樣,是出身於某個名門的公子。

東郡城內姓高的將軍貌似隻有高順一人而已,但昨日才聽說其與郭嘉之妹定下親事,今日怎麼會出現在此地?而且對方不是武將麼,又怎麼會和自己比試文才?

雖然感到奇怪,不過荀年的臉上絲毫沒露出疑惑的表情,而是始終露著得體的微笑。

“我大漢以孝治國,可以說‘孝’乃我朝立國之本。今日二位何不妨以‘慈母’為題,吟詩一首,以體現自己的孝心,如何?”曹嵩給出了比賽的命題。

曹嵩一說完,曹操不禁就在心裏罵街了,這完全就是針對高順刻意進行刁難嘛。高順少孤,自幼喪母,這一點並不是什麼秘密,隻要對其身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而自己老爹此時竟然以慈母為題,不要說高順本就沒什麼詩才,就算他文采斐然,你又如何能讓一個孤兒通過一首詩將慈母的形象完美地描繪出來?

讓高順和荀年比拚文才,已經是故意打壓對方了,曹操事先本就沒看好這場比試,甚至已經在考慮高順落敗後自己該如何去安撫小妹了。現下曹嵩出的題又是如此針對高順,看來是根本不想給他一絲希望。

“兩位誰先吟之?”曹嵩笑嗬嗬地問道。

“鄙人不才,就先行獻醜了。”開口的是荀年。在曹嵩心中,他或許根本就沒指望高順會搶在荀年之前賦詩,或者說,他壓根就沒認為高順會有這個能力作出一首以慈母為題的詩來。

雖然曹操並不希望荀年成為自己的妹婿,但其一通詩念罷,曹操還是不禁微微頷首。對方雖然年紀並不大,但其文才確是出類拔萃。短短的幾句詩,卻已將老母親慈眉善目、親切祥和的神態描繪得淋漓盡致。

“高將軍之作可思慮好了?”曹嵩此刻心中很滿意,荀年確實名不虛傳,看來這高順是一點機會都沒有了。但表麵上的工夫還是要作,問總要象征性問一下的。

思慮?早在曹嵩出題的同時,一首千古名篇就已經映入高順腦海,此時曹嵩既然發問,高順便也不客氣,微微一笑之後,開口便吟道:“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一首詩吟完,一幅遊子又將遠行,母親將連夜縫好的衣物遞在遊子的手中,因為放心不下而千叮萬囑的場景在曹操三人腦中浮現而出。

舉座皆驚!

還未等曹嵩開口有所表示,荀年已然先對高順鞠了一躬,謙聲說道:“高將軍大才,年不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