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宮之中,劉協臉色陰沉,在自己的居室之中來回踱著步,心中完全不知在想些什麼。
“陛下,此乃脫離曹賊控製的大好良機,不可猶豫,更不能錯過啊。”一旁的伏完見漢帝臉色陰晴不定,未曾發一言一語,隻道他心中還猶豫未決,遂沉聲低語道。
“愚蠢!”劉協聞言,在心中暗罵對方道。
早些時候,荀彧曾來找自己,希望自己能下一份詔書,宣布孫堅為叛賊,不過被自己給拒絕了。
可笑伏完、董承這些家夥,竟然理解為自己想要借助孫堅的力量擺脫曹操的控製,故而一個個爭先恐後地來向自己“獻計”,該如何與城外的孫堅大軍取得聯絡,裏應外合,引其進城。
在他們看來,孫堅就是救世主,來拯救自己這個皇帝脫離苦海的。
救世主?一開始曹操不就是被當作救世主麼?現在情形又是如何?
自己經曆了那麼多變故,心中早就看透了,什麼董卓、曹操、袁紹、孫堅,根本都是一路貨色,全是些目無君上的亂臣賊子。
孫堅攻打許昌,當真是為了什麼大義?為了重振漢室江山?還不是為了他那一己私欲,為了掌控更大更多的權利!
被孫堅控製與被曹操控製有什麼不同,隻不過是待在狼窩與待在虎穴的區別罷了。
難道經曆了董卓、李傕之亂,又被曹操霸政了這麼些年,這些個“忠良之臣”連這種道理都看不出來麼,竟還來勸自己堅定拉攏孫堅對抗曹操的信心。
別笑死人了!
自己拒絕荀彧,不願下旨宣布孫堅為叛逆,隻不過是為了留一條後路,以防許昌萬一被攻破,自己在孫堅麵前的立場太過尷尬。可這些個臣子竟理解為自己想要依靠孫堅之力對抗曹操,還虧得他們在朕身邊侍奉了這麼多年,一點長進都沒有!
笨到這幅田地,難怪無論他們怎麼鬥,都鬥不過曹操!
也虧得是荀彧前來請旨,自己才破天荒地敢於表現得硬朗一次,堅決不肯下旨。荀彧雖是曹操手下頭號謀臣,然其為人謙和禮讓,是真正的仁人君子。而且荀彧心向漢室,不會對自己太過逼迫。如果是曹操本人來要求自己寫一份將孫堅斥為叛賊的詔書,恐怕自己當真還沒有回絕的膽量。
但無論如何,自己不寫詔書,並不代表著自己會摻和到孫、曹之間的戰爭之中。
“朕意已決,任由曹、孫兩方爭鬥,朕隻保持中立,汝等切勿多生事端。”劉協話音響起,堅定地表達了自己的心思,隻留下伏完、董承二人空在那麵麵相覷。
怎麼辦?該怎麼辦!眼下這種情況,自己該如何是好!
曹營大帳中,隻見曹操將自己手下文武全部召集一堂,一起商議對策。
孫堅舉兵進犯,兵鋒直逼許昌,許昌勢危!在這種危局之下,該當如何!
眼下的情勢當真是曹操從軍以來所麵臨的最大危機,一步錯,則萬劫不複。而最要命的是,這一步,真真不知道該如何跨出才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