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的屍體被棺木盛殮著,停放曹操召集眾臣議事的大殿之中。
曹操聽聞關羽身殞的消息,早早地便趕了過來。看著眼前關羽的屍體,曹操心中泛著淡淡的悲傷。
當聽到夏侯惇率領人馬出城的時候,曹操就知道他的目的是攔截關羽。
對於夏侯惇此舉,曹操很是驚訝。在他印象中,夏侯惇從來不會違背自己的命令,自己說一,他絕不會說二,更不可能像今天這樣自作主張、擅自行動。
不過在驚訝的同時,曹操更多的是擔憂,為夏侯惇的安危擔憂。
關羽究竟厲害到什麼程度,曹操十分清楚,那可是被稱作“萬人敵”的絕世強者。雖然夏侯惇和自己情同手足,可曹操知道憑夏侯惇絕對不是關羽的對手。
就算夏侯惇帶走了一百虎豹騎,曹操仍然不能感到安心。要知道關羽在官渡、在塞北,所斬殺的敵人多達數百人,這一百虎豹騎真能對付得了關羽麼?曹操根本沒有信心。
要是夏侯惇被關羽所傷,甚至死在了關羽手下的話,那可該如何是好?悲觀的想法一旦產生便無法抑止,如果真的發生了這種局麵,曹操都不知道該如何去麵對了。
於是曹操立馬派張遼前去追趕,不求其他,但求在夏侯惇發生不測之前能將其追回便可。
但是張遼奉令出城的時候,夏侯惇已經離開好一段時候了,張遼雖然快馬加鞭,但能不能趕上實在是無法預測。
因此曹操那惴惴不安的心情,也一直無法平定下來。
他實在是害怕,害怕張遼回歸時,帶來的是夏侯惇的死訊。
但是結局實在是出乎他的意料,夏侯惇確實是平安無事地跟著張遼回來了,不過讓曹操難以置信的是,與夏侯惇一同被張遼帶回來的,竟赫然是關羽的屍首!
夏侯惇沒有傷在或死在關羽手中,曹操自然是鬆了一口氣,不過關羽授首的這個消息,依舊讓他感到震驚和傷心。
震驚自是不必說了,呂布死後,關羽可謂天下一等一的猛將,夏侯惇雖然帶了人馬出去,但總共也就百騎,想要截殺關羽難度依然極大,幾乎不可能。然而夏侯惇偏偏做到了,不管他是如何做到的,關羽的屍體已經擺在了那裏。
而關羽之死,也著實讓曹操感傷了一把。
關羽一直以來,就沒有真心想要為自己效命過。他助自己抗袁紹,無非是為了立功後便於脫離曹營,助自己北征異族,乃是為了民族大義。一旦種種事了,關羽便再也無法多待一刻,心急火燎地想要離開曹營,回到劉備的身邊。
可盡管如此,麵對關羽的死,曹操傷心依舊。連他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自己會為了一個一心想要背棄自己而去的將領感到傷心。如果是換作其他人,想要這麼明目張膽地背棄自己,自己恐怕早就下令將其誅殺了吧。不錯,當初自己和關羽是有過約定,但作為一個誌在天下的梟雄,還會被這種約定給束縛住麼?放走關羽的威脅自己也看得到,而且自己至少有不下一百種方法去應對殺死關羽後可能受到的非議。按理來說,關羽決心棄自己而去,自己就必須殺之而後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