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麼說,此次出征益州,兵力雖然不多,但將領的陣容絕對算得上豪華了。高順、趙雲、黃忠、張郃都是早已揚名天下,能夠獨當一麵的大將,曹真、夏侯尚在曹營之中也絕對算的上是一流的將才,陸遜、司馬懿是冠絕天下的智者,高順很有信心,一定能順利攻下益州。
而攻占益州的第一步,就是先拿下張魯所擁有的漢中。
攻打漢中是曹操軍和劉璋軍呈夾擊之勢合力攻取,因此難度應該不會太大。
事實上,得知劉璋聯合曹操之後,張魯早已被嚇破了膽,還沒等曹軍出現,他便派遣使者前往曹營,意圖商談求和事宜。
雖然漢中有陽平關作為屏障,若投入充足的兵力,足以將一萬五千曹軍拒於關外,可是除北方的曹軍以外,南方的劉璋軍也不得不防。將防禦力量投入到陽穀關,待劉璋軍至便無從抵禦,反之如若將兵力投入到南邊,等曹軍來到也隻能束手待擒。
至於分兵力抗兩方,以現如今漢中的軍力來說隻能落得一個兩線慘敗的結局。
張魯主事漢中之後,將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在五鬥米道的發展之上,至於軍事方麵則關心的並不多,想要以一敵二,根本毫無勝算。
可以說,當劉璋軍和曹軍結成聯盟時,就已經宣告著張魯的落敗了。
想要挽回局勢,隻有從曹操那邊著手,自己盡可能地放低姿態,去和曹操商談議和之事。隻要曹軍退兵,張魯完全有自信對抗劉璋的人馬。
甚至張魯可以想象,曹軍退兵之後,劉璋軍也會緊跟著不戰自退。漢中雖然軍事能力不強,但好歹也是城池險固,劉璋軍的將領隻要不是癡傻,肯定知道憑其一軍之力是萬萬拿不下漢中的。
張魯並不明白曹操是怎麼會和劉璋聯合到一起的,但是他隻能盡自己的努力,隻要曹軍能退兵,他完全不在意花費多少代價,哪怕耗費再多的錢糧,但凡能勸得曹軍撤退,張魯便完全舍得。
“張公祺想和我軍議和?”高順在營地內接見了張魯派來的使者閻圃,當從對方口中聽聞張魯想要求和的請求之後,高順也沒怎麼意外,畢竟張魯現在麵對的情勢十分不利,漢中可謂是危在旦夕,他想要和己方和談也在情理之中。
或者說,到了這種局麵,他張魯還能穩坐釣魚台的話,那才叫有古怪呢。
“張師君想要和談,自然應該派遣使者前往許昌和我等主公曹孟德商議才是。高將軍雖為軍中主將,但亦是受曹公指派,奉命攻取漢中。戰和之事滋事甚大,高將軍又豈有權妄斷?”高順還未對使者的請求發表什麼看法,一旁的司馬懿率先開口說道。
司馬懿說得沒錯,雖然高順為曹軍主將,如何作戰皆由其裁斷,但是也僅僅限於戰事。如果張魯想要和談的話,這等大事高順可做不了主,除非曹操有令讓他撤兵,否則高順也沒那個膽量擅自作出判斷。
這一點,閻圃當然知道。隻不過漢中與許昌之間路途遙遠,之間更是山嶺阻隔,一來一回之間不知要花費多長時間。就算閻圃去許昌,和曹操議和成功,估計等到返回的時候,漢中也早已被攻克了也說不定。
閻圃也不指望高順會擅自作出決斷,他隻希望高順能在自己到達許昌之前按兵不動即可。
“閻先生說得輕巧,我大軍盤桓在外,所耗費之糧草不可計數,如何能行?”閻圃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之後,便立即遭到了反對,而這次反對他的人,則是曹軍之中另一位軍師陸遜。
“如若將軍答應圃之請求,在圃到達許昌之前按兵不動,則貴軍糧草之事,可由漢中一力承擔。”麵對陸遜的質問,閻圃毫不猶豫地答道,“此外,諸位將軍這裏,我主張師君這邊自然也會有所表示。”
陸遜和司馬懿對望了一眼,一萬五千名士兵的數量雖然算不得多,但閻圃前往許昌,一來一回個把月總是要的,這糧草耗費也算不得少了。此外,閻圃方才那後半句話,已經是顯而易見的賄賂了,從他的言語中來看,這賄賂的本金還必然不會少。而閻圃到了許昌之後,也必然少不了一係列的打點,這用來打點的錢,顯然也將是一大筆開銷。
看來漢中為了能結好曹操,已經不吝本錢了,想必那位張師君,現在也已是心急如焚了。不過也對,畢竟現在的局勢對張魯來說,絕對算的上是火燒眉毛了,甚至還要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