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黴 屬

青黴屬是真菌的一種,半知菌類,串珠黴目的一屬,間有性生殖階段。菌絲為多細胞分枝。無性繁殖時,菌絲發生直立的多細胞分生孢子梗。梗的頂端不膨大,但具有可繼續再分的指狀分枝,每枝頂端有2~3個瓶狀細胞,其上各生一串灰綠色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脫落後,在適宜的條件下萌發產生新個體。有性繁殖絕無僅有,如有發現,多歸於子囊菌綱曲黴科。常見於腐爛的水果、蔬菜、肉食及衣履上,多呈灰綠色。亦能引起柑橘的青黴病。有些種類如點青黴和黃青黴等可提取青黴素,灰黃青黴等可提取灰黃黴素。

鞘鐵細菌科

鞘鐵細菌科指一群聯結成鏈狀的、在鏈外包圍著管狀鞘的水生杆狀細菌。這種結構有人稱為絲狀體。鞘是細菌在生長過程中分泌的一種蛋白質—類脂—多糖的複合物,透明或半透明。有的種類在鞘上積累氫氧化鐵或(和)氧化錳沉積物。細菌可從鞘內脫出到水中以鞭毛遊動並繁殖成新的絲狀體。細菌細胞脫出鞘的傾向因種而異。赭色纖發菌的細胞不斷地脫鞘而出,遺留下空鞘。浮遊球衣菌的細胞雖然脫鞘而出的現象大大少於赭色纖發菌,但在絲狀體中可常常見到鞘中的細胞空位。而歐斯水監禁杆菌則從未有細胞脫鞘現象。鞘的形成受營養條件的影響。浮遊球衣菌在有機質豐富的環境中可不形成鞘。鞘可使細菌固定在一定的位點,從緩慢流動且營養貧乏的水中取得營養。鞘也可以防止原生動物或食菌蛭弧菌的侵襲。

氣器

氣器是呼吸器官的一部分。管狀是由半環狀軟骨構成的,有彈性,上部接喉頭,下部分成兩支,通入左右兩肺。在頸腹側,由很多軟骨環組成,在心髒的背側接鳴管。有的地區叫做氣嗓。氣管和支氣管是均以軟骨、肌肉、結締組織和黏膜構成。軟骨為“C”字形的軟骨環,缺口向後,各軟骨環以韌帶連接起來,環後方缺口處由平滑肌和致密結締組織連接,保持了持續張開狀態。管腔襯以黏膜,表麵覆蓋纖毛上皮,黏膜分泌的黏液可粘附吸入空氣中的灰塵顆粒,纖毛不斷向咽部擺動將黏液與灰塵排出,以淨化吸入的氣體。

蚯蚓

蚯蚓對我們來說是那麼熟悉和普通,以至於我們都快要忽略它的重要性了。蚯蚓沒有眼睛和耳朵,但它的身體對於震動非常敏感。當感覺到敵人的行動,比如說一隻鼴鼠在附近挖土,它們常會逃往地表。如果一條蚯蚓失去了身體的一部分,它具有再生這部分的能力,新的節將生長在身體的前後兩端。進食的時候,它們會促進植物成分的分解,使得其中有益的營養成分滲入土中。它們不斷地在土裏掘洞,使空氣循環流通,也使雨水可以適量排走。如果沒有蚯蚓,泥土很快就會變得堅硬,毫無生命力。

將泥土堆放在一邊或直接將其吞下作為食物,蚯蚓就是用這樣的方式掘出洞穴。有些蚯蚓把吞咽下的泥土帶到土表,又以小土粒或蚯蚓糞的形式將其排出來。

蚯蚓也會伸出洞外,拖一些地上的植物殘葉為食。

在一年中,5 000平方米草地上的蚯蚓可以將7~18噸重的土壤帶到地表。它們就是這樣耕地,或者說翻地的。

“群蛇搬家”

土蛇也叫家蛇,是一種分布很廣,很常見的蛇。土蛇有一種習性,就是它們每年要進行兩次大“搬家”。在這條蛇路上,既沒有汽車的轟鳴聲,也沒有遊客的蹤影,四周顯得一片空曠和冷落,隻有群蛇爬行時發出的“窸窸窣窣”和“噝噝啦啦”的聲音。它們從各處的懸崖峭壁內的洞穴裏蜂擁而出,結伴而行,朝著密西西比河附近水草繁茂的湖泊、河汊地區前進,尋覓新居棲息。在那裏,它們覓食昆蟲、捕捉蛙類,交配繁殖後代。

到了秋天,蛇群又會順著原路,越過“蛇路”重新回到冬眠的故居。這種罕見的“群蛇搬家”的奇異現象,在前蘇聯的哈薩克阿拉圖市也發生過。

1982年6月的一天,天氣十分炎熱,在阿拉木圖市以西的一條山間公路上,突然出現了一大群蛇,從公路一側越過公路,爬向另一側的山裏去。群蛇熙熙攘攘,不斷蠕動,首尾相接,在一條寬約20米、長達1000米的地段上,到處爬著大大小小、長長短短的蛇,形成了一大群蛇陣。它們一直爬行了約一個小時,才全部過完。公路交通因此停頓了40分鍾。

人們還發現在哈薩克伊犁山脈附近一些地方,也發生過類似的現象。

奇怪的是,人們發現群蛇都是往深山方向遷徙搬家。科學家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哈薩克出現了長時期不尋常的酷熱而引起的。不過這隻是科學家們的一種推測,群蛇為什麼要“搬遷”,其中的奧秘到現在還未被弄清楚。

蜻蜓

蜻蜓的色澤多種多樣,有紅色、黃色、黑色、草綠色和花色。蜻蜓是一種善飛的昆蟲,它可與女子百米短跑世界冠軍的速度相比,和奔馳的火車差不多。

蜻蜓那長長的翅膀,平穩地支撐著身體,自由飛翔,連小風也不會吹得它搖晃不定。蜻蜓的每片翅膀前緣的上方,都有一塊漂亮的角質加厚部分,生物學上叫翅痣或翼眼,它起著飛行平穩的作用。

飛行速度為每小時50~70千米。它的遠程飛行更驚人。有一種蜻蜓可從英國東海岸,越海到法國去旅遊。還有一種海蜻蜓能從赤道附近飛到日本。澳大利亞的海蜻蜒可從澳洲大陸飛到距大陸500千米的海域上巡遊,一個來回就是1 000千米。所以說,蜻蜓的飛行能力在昆蟲世界裏是很著名的。

人們根據這個啟示,在飛機兩翼上加上一塊平衡重錘,這樣就避免了飛機在高速飛行時,常因發生劇烈振動引起操縱失靈,甚至折斷機翼的事故。

昆蟲的眼睛是別具一格的,它們的每隻眼睛幾乎都是由成千上萬隻六邊形的小眼睛緊密排列組合而成的。而每隻小眼睛又都自成體係,各自具有屈光係統和感覺細胞,而且都有視力,這種奇特的眼睛,動物學上叫做“複眼”。

蜻蜓的複眼在昆蟲界要算最大最多的了,占頭部總麵積的2/3,最多可達2.8萬隻左右,是一般昆蟲的10倍,而且構造非常奇特:上部分看遠處,下部分看近處。這樣它在空中捕捉小蟲時,便能得心應手,百發百中,從不落空。

企鵝

企鵝性情溫和,步態蹣跚,看上去呆傻憨厚,其實,它是一種很“聰明”的動物。企鵝會像搭“人梯”那樣踏在肩膀上攀越圍欄;它有很好的跳高能力,有時為逃避遞戟鯨的追捕,可以一躍跳上2米左右高的冰崖。

阿德裏德企鵝是南極最多的一種企鵝。它麵部全都是黑色,嘴比較短,眼睛周圍有一圈白色,好像架著一副眼鏡,人們戲稱它為“士”。

有些海鳥隻能喝海水,如果喝淡水就會死去。阿德裏德企鵝卻兩種水都能喝。阿德裏德企鵝屬於集體繁殖類型。企鵝蛋要孵化2個月,小企鵝出殼後,5個月長出羽毛。企鵝有眷戀家鄉的本性,不管它離開棲息和繁殖地有多麼遠,都要千裏迢迢返回“故鄉”。

科學家曾經將幾隻阿德裏德企鵝從海岸邊的繁殖地點帶到幾百千米外的南極大陸內地,然後站在高高的鐵架上,觀察這些企鵝的行動。

科學家發現,企鵝在濃雲密布的陰天,辨向能力降低了,因此認為它是依靠太陽來定位的。但是,地球在不停地轉動,太陽的位置也隨著不斷變化,如果隻是根據太陽來辨別方位,會使企鵝的行走路線成為一條曲線,就回不了“家”。而事實上,企鵝是沿著直線行走的,因此,人們認為企鵝身上有一種奇妙的測向機製,依靠它來調整自己行走的方向。

翹 嘴 鯉

翹嘴鯉原為產地常見經濟魚類。20世紀70年代後期由於對湖泊的開發不科學,造成湖區自然生態環境惡化,湖麵縮小,水位降低,汙染嚴重,生態平衡失調,大量水草死亡,破壞了翹嘴鯉的棲息和產卵的環境,造成資源急劇下降,現已幾乎滅絕。

秦嶺細鱗鮭

秦嶺細鱗鮭又名細鱗魚、細鱗鮭、花魚、梅花魚、金板魚、閭花魚、五色魚、閭魚。秦嶺細鱗鮭屬魚綱、鮭形目、鮭科、細鱗鮭屬。秦嶺細鱗鮭體長紡錘形,稍側扁。頭鈍,頭背部寬坦,中央微凸。吻不突出或微突。口端位,下頜較上頜略短,上頜骨後端達眼中央下方。上下頜、犁骨和齶骨各有1行尖齒。舌厚、遊離,舌齒約10枚,排列呈“∧”型,眼大,鰓孔大,鰓膜不和峽部相連。鱗細小,側線完全、平直。背鰭短,外緣微凹;脂鰭與臀鰭相對;腹鰭後伸不達肛門,鰭基部具1長腋鱗;尾鰭叉狀。幽門盲囊65~75個。體背部暗褐色,體側至腹部漸呈白色,體背及兩側散布有長橢圓形黑斑,斑緣為淡紅色環紋,沿背鰭基及脂鰭上各具4~5個圓黑斑。

秦嶺細鱗鮭為冰期自北方南移的殘留種。屬冷水性山麓魚類。生活於秦嶺地區海拔900~2 300米的山澗溪流中,水流湍急、水質清澈、水底多為大型礫石處。秋末,在深水潭或河道的深槽中越冬。除洪水期,很少在平原幹流中見到。

前纖維蛋白

前纖維蛋白是一種單體肌動蛋白結合蛋白,存在於所有真核細胞中。前纖維蛋白是促進多聚的,相應地促解聚的蛋白則有絲切蛋白。纖絲切割蛋白,如溶膠蛋白,能將微絲從中間切斷。黏著斑蛋白則能固定微絲到細胞膜上,形成黏著斑。交聯蛋白有兩個以上肌動蛋白結合位點,起到連接微絲的作用,其中,絲束蛋白幫助微絲結成束狀,而細絲蛋白則將微絲交聯成網狀。RRR

RH血型

RH是恒河猴(Rhesus Macacus)外文名稱的頭兩個字母。蘭德斯坦納等科學家在1940年做動物實驗時,發現恒河猴和多數人體內的紅細胞上存在RH血型的抗原物質,故而命名的。凡是人體血液紅細胞上有RH抗原(又稱D抗原)的,稱為RH陰性。這樣就使已發現的紅細胞A、B、O及AB四種主要血型的人,又都分別一分為二地被劃分為RH陽性和陰性兩種。隨著對RH血型的不斷研究,認為RH血型係統可能是紅細胞血型中最為複雜的一個血型係。RH血型的發現,對更加科學地指導輸血工作和進一步提高新生兒溶血病的實驗診斷和維護母嬰健康,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據有關資料介紹,RH陽性血型在我國漢族及大多數民族人中約占99.7%,個別少數民族約為90%。在國外的一些民族中,RH陽性血型的人約為85%,其中在歐美白種人中,RH陰性血型人約占15%。

在我國,RH陰性血型隻占3‰~4‰。RH陰性A型、B型、O型、AB型的比例是3∶3∶3∶1。

RH陰性者不能接受RH陽性者血液,因為RH陽性血液中的抗原將刺激RH陰性人體產生RH抗體。如果再次輸入RH陽性血液,即可導致溶血性輸血反應。但是,RH陽性者可以接受RH陰性者的血液。在人類紅細胞上存在一種特殊的抗原,與恒河猴紅細胞上的抗原相同,稱“RH”抗原,凡含有這種抗原的為RH陽性,不含這種抗原的為RH陰性。在白種人中RH陰性者較多,占15%,而我國漢族人群中絕大多數為RH陽性,RH陰性者不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