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電子學的另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是製作分子電子器件和生物分子器件。納米電子學和納米生物學相結合產生的生物分子機器,能在1秒鍾內完成幾10億個動作。生物分子機器可以蓋房造屋、挖掘隧道、開采礦藏、打撈沉船、鋪設光纜等等。生物分子機器還能治病,如進入人體修複有病的器官,清掃受阻的血管,除去癌變細胞,更換有缺陷的基因等等。因此,人類將可借納米科技消滅絕症。
英國利物浦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培養直徑僅幾納米的金粒子,於1995年開發出新一代小型電子裝置,首先開發出的是可簡便地批量生產的薄膜太陽能電池。還有可能用這種粒子製造納米級的發光裝置。為了製造速度更快的處理器以及把更多的能量存儲在較小的空間中,世界各國的科學家正在努力製造納米級裝置。利物浦大學的研究小組製造的金屬粒子可用作極小電路的基礎材料。
內部網
它以TCP/IP協議為基礎,以web為核心應用,構成統一和例利的信息交換平台。內部網可提供web出版、交互、目錄、電子郵件管理等多種服務。PPP
PN碼技術
PN碼的選擇直接影響到CDMA係統的容量、抗幹擾能力、接入和切換速度等性能。CDMA信道的區分是靠PN碼來進行的,因而要求PN碼自相關性要好,互相關性要弱,實現和編碼方案簡單等。目前的CDMA係統就是采用一種基本的PN序列-m序列作為地址碼,利用它的不同相位來區分不同用戶。
PCM
常用的調製方式,除了振幅調製(調幅)、頻率調製(調頻)外,還有編碼脈衝調製(脈碼調製),它的英文縮寫為PCM。它是美國物理學家裏布斯於1937年提出的,現已廣泛應用於電話、電視的傳輸。這一概念的提出,還為數字通信奠定了基礎,在計算機終端之間進行數字信息交換時,脈碼調製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手段。
頻率調製
頻率調製,簡稱調頻。進行這種調製時,載波的振幅保持不變,而根據要傳送聲音、圖像信號的變化,來改變載波的頻率。與調幅方式相比,調頻方式更適合於傳送立體聲、電視節目的伴音信號及微波中繼站傳送的長途電話等。因此,調頻至今仍是廣泛使用的一種調製方式。
調幅廣播的噪音大,易受外界條件的幹擾,從而影響收聽的效果。為了提高廣播的質量,早在20世紀20年代,阿姆斯特朗就開始研究如何消除調幅無線電波噪聲的方法。但經過長期觀察,他發現,要完全消除調幅無線電波的噪聲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尋找新的調製信號的方法。
在超外差接收機的研究取得成功後,阿姆斯特朗於1928年開始研究新的調製方式。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調頻技術在得到進一步發展的同時,調頻廣播的優點更加明顯。20世紀50年代,許多國家,特別是很多歐洲國家陸續建立起調頻廣播電台,從此,廣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高保真時代。
20世紀60年代,調頻廣播得到迅速的發展。1961年6月1日,調頻立體聲廣播正式開播,60年代中期得到飛速的發展。從70年代後期開始,有些國家開始研究立體感更強的調頻立體聲廣播,如四聲道全景聲廣播和立體環繞聲廣播等。阿姆斯特朗在晚年仍未停止他的研究,1951年,他又發明了超再生電路。可惜他的很多時間花在打官司上了,否則他會有更多的成就。1954年2月1日,他在紐約自殺身亡,但他對無線電接收發射技術的貢獻,在人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QQQ
全自動電話連接器
全自動電話連接設備乍看起來並不起眼,扁扁的小匣隻有肥皂盒那樣大,用的也是普通220V民用電力,但它的功能比較齊全。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是一台超小型程控電話交換機,因而能給用戶帶來諸多方便。
“全自動電話連接器”常用的有“一拖三”和“一拖四”2種類型。其中,“一”是指1對電話線,“拖三(四)”是指能帶動3至4台電話機,每一台電話機都可往外撥打電話,這叫“撥打外線”服務。用戶不管在哪一台電話機上拿起電話聽到“嘟……”的撥號音後,直接撥外線電話號碼就可以了。
當外線用戶來電話時,隻有其中一台電話機響鈴。用戶拿起電話應答後,如果電話要找的人在其他電話機旁,接電話的人隻要在電話機上進行一些簡單的操作就可以了。舉個例子說:用戶安裝了“一拖四”,外線來電話時,假設是1號分機響鈴,而電話要找的人在4號分機旁,此時接電話的人在電話機上先撥“#”,再撥號碼4,然後放下電話手機,外線電話就會自動轉移到4號分機上,該分機立即響鈴,這時外線聽音樂等待。這稱作“外線自動轉移”。有了這項服務,用戶就不必為接電話而跑上跑下了。
當外線電話轉移後,若電話無人接聽,響鈴4次後,就會自動轉移到其他分機繼續響鈴。若其他分機也無人接聽,就會返回原來的分機重新響鈴,這叫“無應答回鈴”。這時分機響鈴會多發出一聲短音,提示用戶若不拿起電話,則響鈴30秒鍾後自動拆線。
用戶有時在打電話過程中,臨時需要找第三者商量,此時,隻要在電話機上作些簡單的操作就可以了。例如:1號分機應答外線呼叫後,若要3號分機加入通話,隻要在電話機上先撥“*”,再撥“3”就可以了。這時可同時與外線進行三方通話。這項服務功能稱作“多方通話”。
利用“全自動電話連接器”,房舍內多台電話機可以進行通話,這項服務叫“內部通話”。例如:1號分機要與3號分機通話時,1號分機拿起手機撥“#3”,3號分機立即響鈴,該分機摘機後就可進行內部通話。
當兩台電話機正在進行內部通話時,適逢外線來電話,這時通電話的兩台分機都聽到“咯……”的催掛音,雙方應視情況立即掛機。兩分機掛機後,其中一台會響鈴,摘機後就可與外線通話,也可由通話分機直接搶接外線。這項服務功能稱為“外線催呼”。
“全自動電話連接器”的加鎖功能
“全自動電話連接器”還具有“呼出加鎖功能”。這一功能可為用戶的電話加把“鎖”,有效地控製打出的電話。用戶可根據需要將電話機“鎖”起來或把“鎖”打開。開關這把“鎖”的鑰匙,是由用戶任意選配的。“全自動電話連接器”步入居家時,通常給用戶配製了一把“鑰匙”(密碼),假設它的代號是150。為了保密起見,用戶可以隨時修配這把“鑰匙”,方法是:拿起電話機撥“150+*+三位數字號碼(這三位號碼就是修改後的密碼)”,然後掛機。例如:用戶想將密碼修改為“272”,隻要拿起電話機撥“150”,聽到撥號音撥“*”,再聽到撥號音撥“272”即可。
電話機的密碼通常是為限製打外線電話和長途電話設置的。設置密碼以後,如果用戶需往外打電話,必須先撥密碼,若密碼正確,自動開鎖,再聽到撥號音,就可撥打外線號碼;通話完畢以後,用戶放回手機2秒鍾內,如果再要打電話,則不必重新撥密碼,拿起手機直接撥電話號碼即可。掛機超過2秒鍾電話機就自動關鎖,打外線電話還需重新開鎖。
需要說明的是,電話機加鎖,隻限製一般市內電話,撥打110、119、120、122等特殊服務電話(“特服電話”)不受限製。此外,遇到停電,新編的密碼會自動消失,密碼變回原來的“150”。
全自動電話連接器的免打擾功能
“全自動電話連接器”還具有“免打擾”和供傳真機接口的服務功能。設置了“免打擾”功能以後,外線打入不會響鈴,但其他功能不受影響。當“全自動電話連接器”需要連接傳真機時,可設置其中一個分機為傳真機接口。當外線打入響鈴4次,若其他分機無人接聽,就會自動接通傳真機;倘若傳真機沒有開機,則響鈴4次以後再返回其他分機繼續響鈴。“全自動電話連接器”對使用環境的要求不高,在溫度-10~40℃、濕度45%~95%條件下均可正常工作。條件許可時,應將它放置於空氣流通的幹燥地方。
全自動製用戶交換機
全自動製用戶交換機,是一種以微處理器為核心的交換係統。利用它,分機與市話網用戶的通話及分機相互間的呼叫等都是自動接續的,而且還能進行多種複雜的話務管理。新型的用戶交換機還具有許多與公眾交換機相同的功能。專用交換機具有與計算機聯網通信的功能,用戶能利用個人電腦對外置數據庫做大量的存取、進行電話號碼查詢、電話計費等工作。它具有較大的靈活性,便於實現無人值守。近年在國內流行的“電腦話務員”,就是用戶交換機的一種新穎附加裝置,可代替人工話務員轉接內線分機的勞動。
隨著辦公自動化的發展,用戶交換機的一種重要類型——集團電話(亦稱秘書電話)迅速流行起來,成為新穎的辦公設備。
全球的信息網
網絡把全世界連接起來,上天,入地,下海,人類編織著巨大的網絡。
在天空,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上空,十餘個衛星通信係統在運行。為了實現未來的全球個人通信,低地球軌道衛星通信係統和同步衛星通信係統正在緊張籌劃之中。低軌道衛星通信方麵,在久已聞名的摩托羅拉“銥”係統之後,又出現了10個公司參與的“環球之星”計劃,還有其他許多計劃。
計算機網絡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擴展著。互聯網(Internet)本是美國為軍事和學術需要而開設的計算機網絡,如今,在全世界有150個國家利用這個網絡,人數已超過6 000萬,據說,這個巨大的數字,每個月在以15%的速率增長。到2000年,已有兩億多人“入網”。它的用戶,早已由大學、研究機構,擴展到企業、行政機關、商業營銷,甚至公安機關通緝罪犯也用上了互聯網。上天,入地,下海,人類編織著包容全球的信息之網。
上天,入地,下海,全球信息網把世界縮小,變成一個近在咫尺的電子村。
上天,入地,下海,全球信息網讓任何人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都能獲取他所需要的信息,這是一個無縫的信息之網。
氣象傳真機
氣象傳真機是一種傳送氣象雲圖和其他氣象圖表用的傳真機,又稱天氣圖傳真機,用於氣象、軍事、航空、航海等部門傳送和複製氣象圖等。傳送的幅麵比一版報紙還要大,但對分辨率的要求不像對報紙傳真機那樣高。氣象傳真有兩種傳輸方式,利用短波(3~30兆赫)的氣象無線傳真廣播和利用有線或無線電路的點對點氣象傳輸廣播。氣象傳真廣播為單向傳輸方式,大多數的氣象傳真機隻用於接收。RR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