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5
出頭三詩
兩位書生和一個挑夫,住在一個客店。
第二天早上,兩個書生懶得打水,想以作詩來捉弄挑夫。於是說:
“以‘出頭’為題,三人各作一首五言四句詩,句句有‘出頭’二字。誰作不出來誰去打水。”
一個書生吟道:
“上字上出頭,下字下出頭,
口字不出頭,中字兩出頭。”
另一個書生吟道:
“由字上出頭,甲字下出頭,
田字不出頭,申字兩出頭。”
挑夫不識字,想起了昨夜兩個書生合蓋一床短鋪蓋的情景,信口說道:
“你拉我出頭,我拉你出頭,
不拉不出頭,一拉兩出頭。”
兩個書生聽後羞愧無言。
本事真功
東家是吝嗇鬼,叫仆人買酒不給錢,仆人要買酒錢時說:“花錢買酒誰都會,沒錢買酒有本事。”
仆人出去,回來拿個空酒瓶。
東家說:“酒瓶沒酒怎麼喝?”
仆人回答:“瓶內有酒都會喝,空瓶喝酒真功夫。”
窮要麵子
一位窮書生,貧困無錢置棉被,用草席代替。草席狹小,蓋住腳蓋不胳膊,幹脆讓手露在外麵。
他對別人說:“我這等讀書人,一刻也不離筆硯,即使睡覺,手指也像筆一樣放在外麵。”
有人不信,問其子:“家中睡覺蓋什麼?”
兒子實說蓋草席,被書生聽到打了一頓,囑咐兒子不說草席說被子。
一天,窮書生招呼客人,其子看見他的胡子上有一絲席草,就喊到:
“爸爸,您快把胡子上的被子拿掉呀?”
肚內無才
一秀才臨進考期,日夜不安,不吃不喝。
他娘子說:“這作文章,真和我們婦人生娃一樣難受。”
秀才說:“還是生孩子容易些。”
娘子說:“為什麼?”
秀才說:“一是有娃在肚裏,一是無才生不出。”
趙錢孫李
一位先生叫李大年,給學生講百家姓中的趙錢孫李時說:“趙——是趙老太爺的趙;錢——是大洋錢的錢;孫——是子孫有福的孫;李——是我李大年的李。”
放學回家,學生們排著隊邊走邊背誦著:
“趙老太爺大洋錢,孫子有福李大年!”
兵臨城下
棋迷埋頭下棋,來人告訴他:
“府上有要緊之事,夫人請您快回……”
他不理睬。來者又說一遍,他不耐煩問道:
“有啥事?”
“孩子病了,請你……”
棋迷擺擺手,惱怒地說:
“沒見我這兒已經兵臨城下,生死關頭,自身難保,顧不了別人。”
童年願望
“老湯姆,你童年的願望有實現的嗎?”
湯姆想了一會兒說:“有的,小時候太淘氣,爸爸常揪著我的頭發罵我,那時,我想若沒有頭發多好。現在實現了,我快成禿頭了。”
性格剛愎
一對父子,性格剛愎,不肯讓人。
一天家中來客,父叫兒子去買肉。兒子買肉回來經過大路口,遇到一個性格執拗的人,於是互不相讓,相持對立起來。
父尋來,看到如此情形,就讓兒子先將肉送回,他與這個人對立;並且交待兒子一會兒來換班,以便他回去招待客人。
張飛父子
夏日盛暑,戲台上是京劇《張飛夜戰馬超》。
扮張飛的演員在後台喝水,前台馬超已出場叫陣,張飛未戴上胡須就上台迎戰。
馬超喝道:“來將通名!”
演員發現忘了戴胡須應變答道:
“俺乃張苞是也。”
馬超一楞,應變道:“小兒,滾回去,叫你爹來!”
觀眾還沒看懂是怎麼回事兒,張飛已戴好胡須上前台大戰馬超了。
不打自招
一名犯罪嫌疑人在法庭被提審,書記員問他是否能講法語,他回答雖不太熟也能講幾句。
法官說:“你就用法語講幾句吧。”
嫌疑人用法語說:“把你的錢交出來。”
油溢出來
一位同事開車來上班,手上都是油,大夥問出了什麼事?
他回答說:“我在車上安裝了一個可以節省汽油30%的新化油器,一個可以節省汽油50%的新變速器,還有一組可以節省40%汽油的新火花塞。結果從家到公司,開了15公裏,油箱裏的油溢出來了。”
喜愛斯文
一個姓朱的土財主,喜愛斯文。
他對新雇的長工說:“平時隻叫我老爺,不準喊朱老爺,如果姓朱的老爺來家,喊本家老爺,睡覺說就寢,吃飯說進餐,病死叫仙逝,縣官殺人叫正法……”
有一天,財主家養的一頭豬病了,長工請財主看後請示道:
“老爺,您看見了吧,本家老爺身體欠安,不肯進餐,也不就寢,怎麼辦?要不要將它正法?”
財主聽後,既心疼又生氣。
長工提議:“老爺不忍心正法本家老爺,那就隻好等它仙逝。”
我不敢取
李鴻章有一個遠房親戚,不學無術,卻參加了科舉考試。
試卷發下來,肚裏無才答不上來,這人在試卷下角寫上:“我是李鴻章的親妻。”
戚字不會寫,寫成了妻字。
主考官閱卷,好笑,批道:“李大人之妻,我不敢取(娶)!”
莎士比亞
一位經商老板應邀到一位作家朋友家共進晚宴。
席間有一位客人問他是否喜歡莎士比亞,他回答說:“喜歡,但是最好來瓶威士忌。”
時珍同誌
一個外國醫藥界友好代表團在會談時,讚揚了李時珍在醫藥上對世界的貢獻了不起。
某幹部大聲問翻譯:“李時珍同誌來了沒有?”翻譯嚇了一跳,趕緊搖頭示意。
“噢,沒有來,快用車接!”翻譯無可奈何,小聲說:“李時珍是明朝……”這個幹部說:“不行,一定要今天來!”
領導同意
馬副局長參加書法比賽的開幕儀式。
會議上有眾位書法家現場揮毫,表演後,組織者敬請領導題字。
馬副局長一高興答應了。在已寫好的“花好月圓”後麵揮就出勁秀的兩個大字:“同意”。
變換崗位
在失業登記處,一位登記者被老職員認出來後說:“你總是見異思遷,不好好幹,換了多少次工作都幹不長。”登記者說:“可是我在最後一個崗位上一直幹了兩年。”
“那很好呀,有進步!為什麼要離開呢?”
“他們隻判了我兩年,想多呆也不讓呀。”
寧死勿聽
某皇帝彈琴,不成音調,難聽死了。
滿朝上下,沒有知音。
文武百官,皇後嬪妃都非常厭聽。
無奈,皇帝傳旨從死囚中押來一個犯人,要求他聽完曲後說彈得好,可免一死。
皇帝彈琴一曲未完,死囚跪地求饒說:
“寧願死,勿聽琴!”
淹死了魚
李三對同事說:
“我家花園裏有一個大魚池,裏麵養了許多紅鯉魚。我想它們應適應一下陸上的生活。第一次,讓離水三分鍾,再放到水裏;第二次五分鍾,這樣逐步練習。昨天已達到了半個小時。”
同事說:
“太妙了,看來快成了兩棲動物了。下班後我一定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