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造艦競標(四)(1 / 2)

競標成功,合同也簽了,就連合作的意向合同也簽了,徳國政府對這次青島之行所取得的結果十分滿意,不僅是達到了徳國所希望的目標,甚致是還有不少意想不到的收獲。而且還發電對在青島的海因裏希親王也大加讚揚,而海因裏希親王也向華東政府告別,要返回德國,畢竟他己經離開德國三個多月了,也該回去3,而且回程還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

而德國的兩家造船廠基爾造船廠、布洛姆-福斯造船廠的代表也要告辭離開,因為按照合同,兩艘軍艦的開建時間是6月30日,而現在5月都己經過了好幾,因此留給他們的時間也不是很多。

這次青島之行,兩家造船廠可收算是滿載而歸,收獲要遠遠大於預期。雖然造艦合同的利益並不大,但分別和華東政府達成了合作開發艦載綜合火控係統和蒸汽輪機的協議,基爾造船廠甚致己經和穿越者簽定了合共同開發合同,這兩項技術都是極有發展前途的。德國海軍部己對艦載綜合火控係統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而穿越者則承諾,雖然這一次建造的軍艦不會安裝蒸汽輪機,但蒸汽輪機開發成功之後,是肯定會定購的,而德國海軍部也答應會在兩艘型軍艦上試裝蒸汽輪機,看一看效果。因此布洛姆-福斯造船廠的代表己經想盡快趕回徳國,讓船廠的領導層和海外華人協商簽約。

當然,穿越者也做了兩手準備,如果布洛姆-福斯造船廠的高層不願與自己合作開發蒸汽輪機,那麼就改而尋找柏西格公司合作。因為合作需要雙方自願,即使是德國政府也不能強迫,而柏西格公司是德國專業製造往複式蒸汽機的公司,產品主要應用亍德國的火車和部份艦船動力,華東政府從德國購買火車頭就是這家公司製造的。相信他們對蒸汽輪機會感興趣

而這一次隨徳國人一起離開的,還有穿越者派岀的一個多達29饒龐大代表團,主要包括三個團體:華東政府駐德國的商務代表成員;負責監督造艦的人員;還有就是和德國企業協商談判合作事項,並且負責招商引資的人員,前兩類人基本都會在德國長期留守,而後一類則隻是短期赴德,預計會有今年10月左右返回青島。

華東政府駐德國的商務代表成員共有10人。這是華東政府和德國早己協商好的,實際就是華東政府駐德國的領事館,徳國政府也同意,給予領事級別的外交待遇。負責人叫徐鼎盛,原來是建設發電廠的一名電腦技術人員,因為在舊時空裏,他是一名海歸,曾在德國留學4年,工作3年,精通英、德、法三國的語言,並且對德國的社會、曆史、文化都有相當的了解,而且也有一定的溝通能力,經過麵試以後,行政部發現他對這個時代的國際局勢、大國關係有相當的了解,顯然也是做過一番功夫的,因此才在競爭中擊敗了所有的對手。

在駐德的10名成員中,共有6名穿越者,4名本土人,本來穿越者中的德國人裏徳爾也報名參加選拔,但行政部考慮到他是穿越者中少有的機械專業人員,因此留在青島能夠發揮的作用更大,而且徳國方麵也會派工程人員過來,那時政府可以安排裏徳爾負責接待德國工人,以後有機會再派他去德國。裏德爾經過考慮之後,也就放棄去德國的想法,其實他也隻是想回徳國去看看。行政部勸裏徳爾留在青島,一方麵是考慮到他的能力,另一方麵也是不放心讓他去德國。這到並不是懷疑裏徳爾,但畢竟裏徳爾是德國人,很難保證回到德國之後會發生什麼事情。

而4名本土人,全部都是希望學校的學生,3男1女,今年在16-17歲,而且都是最初華東政府收養的孤兒,己經學習了1年半的時間,並且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知識,在這個時代,己可以算半個讀書人了。帶他們去德國,一方麵因為是駐德人員中需要有打雜的人員,另一方麵也是打算讓他們見識一下國外的世界,如果在條件合適的時候,還打算送他們到德國的學校去學校,華東政府要發展,就需要大量現代人材,除了自己培養以外,出國留學也是一個重要的途徑。

不過華東政府對派人出國留學,提出了兩點注意事項,一是人選要對華東政府有相當高的忠誠度,以確保他們完成了學業之後能夠回華東政府工作,而不是留在德國,或是轉投向清廷;二是留學所學的科目必須是理工科,而不是文科,因為現在華東政府需要的是工程師,而不是什麼文化、思想大師。這次帶去的4個本土人,基本符合第一個條件,也是作為一次償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