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遠東戰爭結束(上)(1 / 2)

就在華東**研究海軍陸戰隊的定位與整編的時候,俄國的談判代表維特一行人又再次到達哈爾濱,華東**和俄國之間的談判,又重新展開。

這一次談判,俄國的態度就明顯務實了許多,而維特也沒有來自聖泵堡的製肘,因此談判進行得明顯要比上一次順利得多了。

雙方首先進行協商的就是賠款金額,在上一次談判中,華東**開出的賠款金額是10億盧布,而現在再進行談判,肯定是要在這個金額的基礎上再增加,畢競是俄國首先扛不住了,因此秦錚提出賠款金額為15億盧布。

維特則先表示,俄國可以認同在上一次的賠款金額上再增加一部份,但認為賠款15億盧布實在太高了,而且維特也坦白的承認,現在俄國國內的經濟基本崩潰,現在全靠法國的資金才能夠維持,如果華東**堅持賠款金額為15億盧布,俄國必將國家破產,因此無力償還這樣巨額的賠款,那時就算華東**能夠占取俄國的遠東地區,甚致是奪取了整個西伯利亞,也無法從俄國獲得一個盧布的賠款。

同時維特也指出,雖然華東**的財政狀況比俄國要好一些,但這場戰爭也牽扯了華東**大量的人力物力,並且給華東**造成了巨大的消耗,盡快結束戰爭,對華東**也是有利的。因此俄國希望華東**能夠將賠款金額降低到12億盧布,這是俄國能夠接受的極限賠款金額了。

而對於俄國方麵的態度,秦錚和青島方麵協商之後,最終確定,華東**可以接受12億盧布的賠款金額,但其中的兩億盧布必須用金盧布支付,而剩餘的10億盧布則是折算成英鎊、法郎、美元、德國馬克4種貨幣支付。這也是華東**的底線,如果俄國拒絕,那麼這次談判也就可以宣告破裂,華東**寧可承擔無法獲得一個盧布賠款的風險,也決不會在這個基礎上再退讓一步了。

收到華東**的這條件之後,維特也不由苦笑起來,華東**的這一擊確實是令俄國相當難受,雖然華東**讓了一步,接受了12億盧布的賠款金額,但要求有2億用金盧布支付,讓俄國即難以拒絕,也難以接受。

金盧布就是俄國在1897年發行的一種黃金貨幣,麵值為5盧布,其中1盧布約合0.774克黃金。其實發行金盧布,正是維特在俄國政壇的一大功績。

原來在19世紀中期以後,隨著歐洲各國的迅速發展,工業和貿易資金的周轉也在急劇擴大,因而黃金在貨幣流通中地位愈來愈重要。英國早在1823年就開始施行金本位製,規定一英鎊等於7.322克黃金,由於當時英國在世界經濟體係中的突出地位,於是也由此建立起一個以英鎊為中心,以黃金為基礎的國際金本位製度體係。其他國家也紛紛跟進,加拿大在1853年采用金本位製,美國和德國在1873年采用金本位製。其他主要歐美國家也在1870年代以後,陸續采用金本位製代替金銀複本位製或銀本位製。

而一直到1890年代,俄國還是采用的銀本位製,這就使盧布在國際金融市場疲軟,令俄國在對外貿易和信貸方麵長期處於不利地位。隨著俄國對外資的大量引進,在接納貸款和償付借貸利息時,就急需要用黃金這個國際通用的價值尺度來計算。因此俄國的整個經濟和財政發展需要,促使維特決定在俄國實施貨幣製改革,改行金本位製。而這時俄國國內己經積攢了超過千噸的黃金,也為俄國的貨幣製改革提供了足夠的資本。

1897年1月14日, 俄國國務會議批準了維特提出的在俄國實施金本位製的議案,於是就在1月15日,財政部向全國發布通令, 從即日起實行貨幣金本位製,確定黃金與盧布可以自由兌換,並發行金盧布。這時俄國國庫中的黃金總計價值約為接近15億盧布,以這樣巨額的黃金為基礎,俄國也十分成功完成了金本位製的貨幣改革,同時也是維特最大的政治資本。

不過1900年之後,俄國就投入了對中國東北地區的競爭,擴軍備戰,並與日本展開了激烈的對抗,於是不得不對外大舉借債,到日俄戰爭開戰之前,俄國的外債己高達40億盧布,其中有30億盧布是法國購買的,因此俄國不得不向法國支付3.3億金盧布,以保持盧布在法國金融市場中的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