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在上海停留期間不是正式的訪問,但海因裏希親王還是決定在上海進行一些社會活動,一來是向華東**表示友好的善意;二來也是讓徳國代表團的成員們對華東**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因為徳國代表團的絕大部份成員都是第一次來中國,而來過華東**的人,更是屈指可數,盡管都知道華東**取得了遠東戰爭的勝利,擊敗了英法日俄四大強國,但在絕大多數徳國代表團成員的意識裏,華東**和淸廷仍然沒什麼兩樣,還是貧窮、落後、愚味、野蠻的代名詞,並且從內心對中國還有一種文明的優越福
但海因裏希親王知道,華東**當然不是這些徳國代表團成員想像的那樣,而且如果是懷著這樣的心態進行這次訪問,恐怕是很難獲得成功,更不要是和華東**結盟,因此也有心要在上海就要讓徳國代表團成員對華東**有一個全新的認知。這樣更有助於這次訪問。
李鬆晨對幢然也沒有異議,他也希望向徳國代表團充份展示華東**的新興麵貌,同時也樂於和德國代表團進入廣泛的交流,因為華東**對這次訪問也十分看重,雖然並沒有和徳國結媚打算,但也希望能夠進一步的加強雙方之間的合作交流,並利用德國成熟的技術與產業,加速華東**的工業化發展。由其是上海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更需要與徳國的合作。
這時華東**占據上海的時間己經超過了一年,社會經濟基本都己經全部恢複,而且沒收的原來英法兩國在上海租界裏的資產也都有接手,除了少量關停之後,絕大部份都重新開始營業,這些資產的接手大體分為三個部份,一部份是由華東**直接接手,主要是銀行和公共服務企業,如公園、發電廠、自來水廠等;一部份是甴元老出資認購,當然這部份的價格都壓得較低,基本都是按成本價計算的,還有一部份則是被美德意奧等國家的商人出資認購,畢竟英法兩國在上海租界裏的產業大部份都是優良資產,隻要是接手,好好經營,是絕對不會虧的。
由其上海地區的基礎好,又有便利的水路交道,加上舊時空的情感因素,華東**也著力於將上海打造成一個現代化的工業大都市,因此在華東**第二個五年計劃中,上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共有6個141工程項目,分別是由江南製造局改造的江南造船廠、江南機械廠、上海港口,鋼鐵廠、上海公路網以及黃浦江大橋。也是獲得141工程項目最多的單個城剩
其中江南造船廠、江南機械廠都是141工程中的第1檔項目,基本都是奔著華東**最大規模的同類工廠去的,實際的建造周期己經超出了這個五年計劃的範圍,不過這類大規模的工業建設,往往都是分為幾個階段進行,而且完成一部份建設之後就可以部份開始投產運行了,當然投產運行是在這個五年計劃之內。
而上海港口、公路網以及黃浦江大橋都屬於基礎建設,雖然沒有盈利點,但可以促進上海其他行業的整體發展,隻有鋼鐵廠的建設,在華東**內部引起了較大的爭議,盡管在舊時空裏,上海有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這樣中國最大的聯合鋼鐵企業,但上海寶鋼的建設,本身就有極大的爭議,首先是在上海周邊沒有大型的鐵礦和煤礦,需要從其他地運入,盡管上海有水閱便利,但仍然使成本大幅增加,其次是上海地區的地質條件不佳,如果建設鋼鐵企業,需要對地基進行加固處理,這又增加了建廠的成本。
不過上海寶鋼的建設,也有不少有利之處,首先是當時上海地區的鋼鐵缺口很大,每年都需要從外地購入大量的成品鋼鐵,如果本地有鋼鐵廠,可以省下大筆的費用;其次是上海寶鋼建設的時候,中國己經開始從國外進口鐵礦石,上海港口條件優越的優勢就可以得以充份的發揮了,而且進口鐵礦石也不用再越內陸去,無形中又節省了一大筆費用。
但在這個時代,上海建鋼鐵廠的不利條件仍在,優勢卻並不明顯,目前上海地區的鋼鐵雖然都是從外地購入,但總體的需求量並不大;而且現在華東**在短時間內,是不會從外國購入鐵礦石的。而在這個時候,以李鬆晨為代表的上海市**的意見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上海市**是讚同在上海地區建立鋼鐵廠,一方麵雖然現在上海對鋼鐵的需求量不大,但隨著二五計劃的全麵展開,141工程的逐步落實,上對鋼鐵的需求量是肯定會大幅增加;而且華東**的發展,也必然會逐步改變以出口礦產的經濟格局,改為出口工業產品,進口礦產品,因此在上海地區建立鋼鐵廠也可以是提前布局;另外鋼鐵企業在這個時代可以算是高科技產業,而上海是目前中國教育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在上海地區建立鋼鐵廠也可以充份利用上海的人材優勢;至於鋼鐵廠的規模是否也像舊時空那樣,最終建成一個超大規模,並且是全國最大的鋼鐵企業,則是視華東**及上海的發展而定,畢竟一個超大規模的鋼鐵企業,也不是能在短時間內建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