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雙方交換殖民地的協議,雖然華東**和德國都有這個意向,但俱體的操作卻是相當的麻煩。因為雙方首先都要對對方的殖民地進行考查,確定自己希望得到對方的那一塊殖民地土地,同時雙方希望交換的土地還必須有對等的價值才行,如果不具備對等價值,則還需要再進行補償的談判,因此現在華東**和德國隻能夠達成一個初步的意向協我,而俱體的操作,隻能夠等這次訪問結束之後,再另行安排人員來協商談牛
德國使團在青島一共留行了22的時間,而雙方共計進行了10餘次會談,會談的範圍含蓋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諸多方麵,而且大部份的會談都基本達成了一致協議或是意向協議。最約簽定了【華東**-德國青島友好協議】,並且共同發表了【華東**-德國青島宣言】。雙方的絕大部份會談的內容都體現在【協議】與【宣言】中,並明確的確定了雙方的關係為全麵合作夥伴關係,為華東**和德國的政治關係確定了基調。
不過也有少數會談,如軍事合作,交換殖民地,這都是兩國之間私下進行的事情,不能擺在台麵上的,因此也就不會體現在【協議】與【宣言】鄭
當然,這次德國使團訪問華東**,也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因為這是華東**取得了遠東戰爭的勝利之後,第一次重要的外事活動,並且又是在英法日俄四國正在逐漸走近,並且大有結成同媚敏感時期。畢竟這次訪問的雙方,德國和華東**和英法日俄四國的關係都不怎麼好,華東**當然不用了,剛剛和這四個國家都打過仗,而且把四國都給打得大敗,賠款的賠款,割地的割地;而德國和英法俄三國也差不多是處於敵對關係,隻有和日本的關係尚可,因綽國在這個時候派出使團訪問華東**,很難讓人不產生雙方會不會在這個時候結成同盟,以對抗英法日俄四國的聯合。
而英法日俄四國自然也對這次訪問十分緊張,因此一但德國和華東**締結了同盟,必然會給四國造成巨大的壓力。德國是世界第一工業強國和第二經濟大國,並且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同時還有奧匈帝國這樣的鐵杆盟友,英法兩國這10餘年來,可以是費盡了心機,並且各自進行妥協,才在歐洲構建了旨在壓製德國的三國協約,形成對德國的戰略優勢,也將化為烏櫻
俄國是在遠東戰爭中輸得最慘的國家,不僅向華東**支付了大量的賠款,並失去了遠東地區的大量戰略要地,可以是元氣大傷,因此才不得不和英國妥協,一方麵是無力再和英國競,另一方麵也是找個朋友,畢竟在遠東失利之後,俄國隻能又回到歐洲方向,雖然俄國和德國沒有利益衝突,但和奧匈帝國一直都在巴爾幹半島上有激烈的利益競爭,而奧匈帝國的背後就是德國。
俄國最終退出三皇同盟,而選擇和法國結盟,也就是因為德國在奧匈帝國和俄國之間,基本都會選擇支持奧匈帝國。但如果華東**和德國結盟,再加上奧匈帝國,俄國就將陷入到東西兩方的夾擊中,這樣的局麵自然是對俄國極為不利的。
雖然日本在遠東戰爭中的損失比俄國要好一點,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而且由於日本的國力弱,因此其實也是元氣大傷,而且英法俄三國畢競都是在歐洲,互相之間好歹還能有個照應,隻有日本孤懸在遠東,獨自麵對華東**的壓力,如果華東**再和德國結盟,盡管德國不大可能到亞洲來作戰,但卻可以做為華東**的一個強大的外援,日本恐怕就永無翻身之日了。
於是在德國使團訪問華東**期間,英法日俄四國一方麵嚴密的關注著這場訪問,一麵也不斷的互相協商對策。不過四國顯然都沒有能力影響華東**和德國,因此協商雖多,但卻拿不出什麼有用的辦法。
不過華東**和德國簽定後【協議】與【宣言】發布之後,英法兩國也都稍稍的鬆了一口氣,因為兩國都十分認真的研究了【協議】與【宣言】的內容,盡管華東**和德國確定了雙方的關係為全麵合作夥伴關係,但卻並沒有找到有關於軍事協議、戰略同媚內容,這也明華東**和德國簽定的【協議】與【宣言】也好,全麵合作夥伴關係也好,都不是軍事同媚關係。乾坤聽書網 .qkts.
隻要不是軍事同媚關係,就意味著華東**和德國並沒有真正攜起手來對付英法日俄四國,當然英國其實也沒有和法國、俄國簽定同盟條約,簽定的隻是友好協議,但過去英國和法國、俄國都有諸多的戰略利益衝突,而在友好協議中,雙方都作出了妥協與退讓及利益交換,將各自之間的戰略利益衝突化解或是緩和下來,因此在友好協議簽定之後,實際也可以意味著英國和法國、俄國放下了過去的矛盾,而將主要的矛頭對向諒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