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八章 流言蜚語(中)(1 / 2)

聽完了兩饒彙報之後,羅嶽點零頭,看來安徽的局麵,比自已想像的還要複雜得多,這些流言顯然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有所指向的。

羅嶽轉向兩名安全部的壤:“現在的情況,你們怎麼看。”

這兩名安全部的人都是本土歸化民,一個叫顧立源 吳道聲,工作時間都超過了5年,算是經驗不錯的,聽羅嶽問起,顧立源道:“羅將軍,從目前的情況分柝,我們可以確定有紅蓮教的人混入我們的營地裏,而且應該就分布在這12個營區內。”

其實這個判斷並不算意外,連羅嶽、謝濤、朱南圳等人也基本能夠推斷出這樣一個結果,因此羅嶽接著道:“隻有這些嗎?”

顧立源道:“目前能夠確定的事情隻有這些。”

謝濤皺了皺眉,道:“不會吧,傳播流言的名單也有,難道不能從中確定幾個目標人員嗎?”

吳道聲道:“謝主任,僅從流言傳播名單,是很難確定目標人員,因為並不是傳播流言最多的人就一定是目標人員,如果我是目標人員,絕對不會過多的傳播流言,而是隻用將流言傳給幾個人再由他們繼續傳播下去,因此傳播流言的數量隻能作為一個參考,而不能做為判斷的標準。”

羅嶽點零頭,道:“那麼我們下一步應該怎麼辦?是不是應該加強對流言的控製?”

顧立源道:“暫時還沒有必要,這些流言目前對營地的影響並不大,如果現在就加強對流言的控製,還容易打草驚蛇,因此下一步我們會對相關資料進行進一步的分柝,也許能夠確定幾個比較有把握的目標人選。然後就可以對他們實施抓捕了。”

謝濤道:“你們還需要什麼資料?”

顧立源道:“就是各營區的訪問記錄資料。從流言的來源看,現在流言主要分布在12個營區裏,這也明混入我們營地的紅蓮教人員決不是個別人,人數肯定會在10人以上,甚致會有2、30人,甚致是更多。”

朱南圳道:“會有這麼多人混入營地裏嗎?”

謝濤道:“這是完全有可能的,我們收容災民,基本就是來者不拒,沒有進行什麼偵別,而且這也是沒有辦法偵別的。所以紅蓮教的人隻要化妝成災民,要混入營地裏也並不是什麼難事。”

吳道聲道:“人數更多隻是理論上,不過我們認為人數也不會太多,不會超過50人,在20-30人之間的可能性最大,畢竟來潛伏的肯定都是紅蓮教的骨幹,這樣的骨幹在紅蓮教裏也不太多,因此紅蓮教也不可能派大量的骨幹人員來潛伏。”

羅嶽道:“那到也是。” 轉頭又對顧立源道:“你接著吧。”

顧立源道:“不過這些人大概沒有想到,雖然混進了營地,但卻分散在各個營區裏,而他們要想行動保持一致,那麼互相之間要聯絡交流,那麼就在活動時間內跨營區訪問相見,而且訪問次數也決不會少,因此隻要將各營區的訪問記錄資料,由其是流言分布的12個營區的訪問記錄進行一次彙總統計,訪問次數最多的人,嫌疑也是最大,而再將這個資料和傳播流言數量的資料進行對照分柝,就可以大大縮目標人選的範圍,並可能鎖定幾個把握較大的目標人選進行抓捕。”

災民安置營是實施的營區管理,營區內的災民,平時隻能在自已所在的營區裏活動。當然在安置營成立之初每,上午、下午各有一個時的出營區活動時間,可以在活動時間內找自己的同鄉同族人員交流。但隨著營地裏人員的增加,出營區活動時間也改為每隻有一個時,而且各營區隻能輪流進行出營區活動,當然在出營區活動時間內,可以到其他營區找自己的同鄉同族人員,但在進入其他營區時,來訪者和被訪者都要進行登記。這樣做法的目地是減少營地內的人員流動,避免同鄉同族人員在營地裏拉幫結派、竄通勾結等。而現在這些訪問登記資料就成為查尋潛伏人員的一個重要參考依據。

羅嶽道:“好。不過我希望你們拿到資料以後,連夜進行統計工作,明一早我要知道結果。”

顧立源趕忙道:“是,保證完成任務。”

羅嶽對謝濤道:“謝主任,你安排一下。”

謝濤也道:“好的,吃完飯之後,我就馬上叫人把所有的訪問登記資料給你們,再給你們多安排幾個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