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華東**提出建立海外港口,作為破交艦隊維護補濟的基地的建議,德國也基本接受,畢竟這也是破交戰的一部份,而且德國也希望充份的開發現有的殖民地區,力爭讓殖民地區早日盈利,為德國增加收入。
而且經過德國內閣和海軍部的認真討論之後,最終確定在婆羅洲北部的沙巴地區建立海外基地,在這個基地裏,將修建兩個長160米,寬35米的幹船塢,和一個大型的修船廠,可從修理軍艦的各種損傷,包括更換炮管、修理發動機這樣的複雜重大維修,這樣目前德國海軍的所有軍艦,包括計劃在建軍艦,都可以在這裏進塢維修;同時還將修建倉庫、軍營、炮台、軍火庫等設施,並計劃駐守1個團的岸防部隊、2個團的駐軍。而在婆羅洲南部的蘭陶地區,德屬蘇西威、德屬新幾內亞及德屬爪哇,各修建一個大型港口,其餘地方修建型港。
基地的計劃工期是4年,但2年之後即可啟用;大港口的工期為3年,也是2年即可啟用;港口的工期為2年,1年啟用;首先開工的是沙巴基地、蘇西威港口、幾內亞港口,以及東非、西非兩個港口。這5個港口將在今年全部開工。
將基地選在沙巴地區,不僅僅是因為這一塊地區的麵積較大,有6.6萬平方公裏,接近2個台灣島的大,比荷蘭、比利時的領土都大,也是德國在海外一塊較大的殖民領地。而地理位置很好,西臨南海、北望菲律賓,東出太平洋,不易被封鎖,而更為重要的是背靠著麵積龐大的婆羅洲,實際也就是背靠著華東**,因此能夠得到華東**的充份支援。
其實德國很清楚,以現自己的海外殖民地的數量和麵積,其實根本不適合修建基地型的港口,因為德國的海外殖民地太,又分散,而且開發程度不高,能夠產生的經濟利益不多,缺乏自我供應能力,完全要靠國內的支持。而像英法等國的海外殖民地都是麵積達數十萬麵甚致上百萬平方公裏,有眾多的人口和豐富的資源,而且兩國都已在殖民地經營了數十年,上百年的時間,殖民地已得到充分的開發,能夠產生大量的經濟利益,足夠支持港口、基地的日常運營,因綽國要建立海外基地,就必須要得到華東**的支持才校
將基地設在婆羅洲上,不僅可以充份利用華東**的人力物力,來修建港口、基地、城市等,比從德國調集人力物力運來,要節省大筆的資金,同時還能借華東**對婆羅洲的開發之際,發展殖民地經濟,力爭讓殖民地能夠早日盈利,供應基地港口的開支。而在戰爭時期,基地背靠華東**,也就不用擔心敵軍從背後登岸攻擊,同時華東**還可以給基地供應各種物資,維持戰鬥,同時還可以利用華東**境內,在沙巴和蘭陶的港口之間進行互動聯絡,互相支援協助。而且這樣還能使德國和華東**保持更為近密的關係,不定還能使兩國的關係更近一步,達到結盟。
雖然德國己經接受了華東**提出的締結夥伴關係的提議,但並沒有放棄和華東**結媚想法,隻是華東**己往明確回複德國,對結盟沒有興趣,因此隻能退而求其次,選擇締結夥伴關係,畢竟結伴關係雖然不比結盟,但比一般的國家友好關係還是要近得多的,而且德國還存著先結伴再,慢慢和華東**再進一步發展,最終達到結媚目地。隻要是有加強和華東**的關係,德國是當然不會錯過的,而且這本身對德國也是有利的。
德國的海軍發展規劃就這樣確定下來,首先要完成的還是確定好的軍艦設計。當然,所有的這些軍艦設計,到也並不是要求立刻就完成,畢竟一型軍艦的設計是一件相當複雜的事件,就是一般的巡洋艦圖紙,少也要數百張,而戰列艦,戰列巡洋艦的圖紙,都超過千張,而且至少也需要2、3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如果遇到建造的技術難題,或者是需求方在設計期內有修改技術要求,甚致會長達1、2年的時間,而且德國的造艦產能有限,既使是設計圖紙出來了,也不可能一起上馬開建。
首先是兩型戰列艦的設計,可以推到明年年初完成,因為現在4艘拿騷級也隻開建了3艘,還有一艘3月才能開建,而赫爾戈蘭級的前2艦則要推到6月份才能開建,第3、4艘估計要等到年底,在前2艘拿騷級下水舾裝,騰出船塢之後才能開建,因此這兩型戰列艦的開工,最快也要等到明年的年中,第3、4艘拿騷級下水舾裝,才能開工,當然不用著急完成設計圖紙。